葛云飞诗词 葛云飞( 三 )


27日,英军向土城开炮,葛云飞指挥各营开炮猛烈还击,敌人慌忙败退 。
28日至30日,侵略军向定海竹山门、五奎山进攻,企图登陆,都被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击退 。
于是敌人调集兵力,集中进攻定海,定海守军一共只有四千多人,且武器弹药不足,处境危急,因此,三总兵联名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 。
但大营不发救兵 。
10月1日,英军从小路攻上定海北面的晓峰岭 。
王锡朋壮烈牺牲 。
接着英军进攻竹山门,郑国鸿率军誓死抵抗,亲手挥刀杀死侵略军多人后,也英勇牺牲 。
葛云飞据守在最危险的定海城南土城 。
王、郑牺牲后,敌人向葛云飞阵地压来 。
他手执大刀,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杀入敌阵,劈死敌军多人 。
葛云飞全身受伤四十余处,但他仍忍痛奋力砍杀 。
最后,一颗炮弹击中他的胸部,英勇殉难,二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壮烈牺牲 。
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一起被称为“定海三总兵” 。
葛云飞著有《名将录》、《浙海险要图说》及许多诗文 。
裕谦 裕谦(约1795—1841),字鲁山,号舒亭,蒙古镶黄旗人 。
1817年,他考中进士,1826年任湖北荆州知府 。
1841年2月,清政府命他为钦差大臣,赴浙江,筹划海防 。
他支持林则徐抗英,反对伊里布、琦善的投降卖国活动 。
他揭发伊里布私受英军礼品的劣迹 。
清政府将伊里布调京审讯,命裕谦为两江总督,仍为钦差大臣,督办江浙军务 。
10月10日,英军进攻镇江 。
他率兵英勇抵抗,力战不支,投水自尽,遗著有《裕靖节公遗书》 。
陈化成 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福建同安人 。
行伍出身,历任水师把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 。
1830年任福建水师提督 。
1840年6月,英国侵犯福建,陈化成和闽浙总督邓廷桢一起进行抵抗,击退英军 。
不久,调任江南提督 。
他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积极备战 。
他对部下诸将说:“武臣死于疆场,幸也 。
汝曹勉之!”1842年6月,英舰驶近吴淞口,两江总督牛鉴欲向英军求和,陈化成坚决反对 。
16日拂晓,英舰逼近,攻打吴淞口,陈化成坚守西炮台,指挥守军发炮还击,激战两个多小时,击毁击伤敌舰数艘,击毙击伤侵略军多人,使英军不敢正面登陆 。
这时,守在宝山的两江总督牛鉴,听说陈化成击毁了英舰,以为取胜的机会来了,竟然大摆其总督仪仗,大摇大摆地出来督战 。
敌人发现后,发炮轰击 。
牛鉴一听到炮声,吓得面无人色,赶快从轿子里钻出来,丢帽弃靴,混在士兵中乱窜逃命,致使全军溃败 。
东炮台守将余步云丢弃炮台逃走 。
敌人乘机集中兵力围攻西炮台,从正面登陆 。
陈化成腹背受敌,参将周世荣劝陈化成退却 。
陈化成怒斥周世荣说:“曩谓尔诚,荐拔至是,今尔负我,以致负国”,后周世荣贪生逃跑 。
时英军蜂拥登岸,弹如雨下,陈化成负伤多处,仍英勇抵抗,最后和八十多名兵士一起,壮烈牺牲 。
海龄 海龄(?—1842),满洲镶白旗人 。
1841年他任京口副都统 。
1842年7月,英军7000人在海军配合下,进攻镇江 。
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守卫城外各山高地 。
海龄率旗兵1000人和青州兵600人守城垣 。
镇江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英 。
21日,英军登陆,攻占城外高地,炸破西口入城 。
他督率部众与侵略军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
城陷后,海龄自缢殉国 。
收集杭州籍历史文化名人5位,简要写出他们的事迹.从三国到现代的杭州籍名人,自己挑5个抄吧!偶要分!分!分!(偶找了好久的说,这样分还不给偶就说不过去了~~~)孙权【孙权】(182~252)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
字仲谋 。
杭州富阳人 。
东汉末,继父兄事业据有江东六郡 。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曹操表荐孙权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
孙权广罗人才,重用出身卑微的鲁肃、吕蒙,依靠张昭、周瑜、程普等南北士族地主势力,巩固和发展了东吴政权 。
建安十三年(208),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魏黄初三年(222),孙权称吴王,大败刘备于彝陵亭(今湖北宜都北) 。
魏太和三年(229),正式称帝武昌(今湖北鄂城),年号黄龙,国号吴 。
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
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设置农官,实行屯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渡海去夷洲(今台湾)及澶州(今澎湖列岛),加强了大陆与海岛的联系,同时和海南诸国建立起交往;创建和改进了一些典章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