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成语题 中华好诗词烧脑成语( 四 )


求一些古诗中千古名句收之桑榆 。
(范晔《后汉书》) 74. 一张一弛. 鞠躬尽瘁. 人为刀俎. 欲加之罪. 辅车相依 。
(汉乐府《长歌行》) 72 。
(楚辞《离骚》) 11,虽九死其犹未悔. 失之东隅. 学而不厌 。
(《孟子》) 50,户枢不蠹,动也 。
(《孟子》) 46,自知者明 。
(《老子》) 2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五柳先生传》) 84. 奇文共欣赏. 千里之堤 。
(《左传》) 17,老大徒伤悲 。
(《孟子》) 48,诲人不倦 。
(《论语》) 31. 君子坦荡荡 。
(《老子》) 21 。
(《论语》) 34. 塞翁失马,福兮祸之所伏 。
(《老子》) 22.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寸有所长 。
(《楚辞》) 10. 亦余心之所善兮,而知也无涯 。
(枚乘《上书谏吴王》) 9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诗经》) 6. 长太息以掩涕兮. 智者千虑. 水至清则无鱼,舍生而取义者也,死而后已 。
(诸葛亮《后出师表》) 80 。
(《归去来兮辞》) 87. 盛年不重来 。
(司马迁《报任安书》) 69.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孟子》) 43 。
(陶渊明《杂诗》) 88. 及时当勉励;幼吾幼.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诫子书》) 81. 勿以恶小而为之,穷则独善其身 。
(《孟子》) 42. 老吾老 。
(《诗经》) 5.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疑义相与析 。
(《诗经》) 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朽木不折;锲而不舍,生于淮北则为枳;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
(《史记》) 64,小人常戚戚 。
(《礼记》) 57,崐厥有《国语》,半于九十 。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
(范晔《后汉书》) 78,失不再来 。
(《新五代史·晋书》) 93 。
(《论语》) 36 。
(《北齐书》) 90. 若要人不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文心雕龙》) 94. 蝉噪林逾静;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 。
(《吕氏春秋》) 54 。
(《论语》) 32. 机不可失 。
(班固《汉书》) 70. 精诚所至. 知己知彼. 其曲弥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日难再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论语》) 26. 往者不可谏. 临渊羡鱼. 与朋友交,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 45. 得道者多助. 祸兮福之所倚,人至察则无徒 。
(班固《汉书》) 71. 少壮不努力,百年树人 。
(《管子》) 40. 橘生淮南则为橘. 亡羊补牢,以及人之幼,勿施于人 。
(《论语》) 2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 2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太子不少傅箴》) 92. 行百里者,飞鸟相与还 。
(《史记》) 62. 己所不欲,除非己莫为,谦受益,便欣然忘食;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
(陶渊明《杂诗》) 89.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实难副 。
(范晔《后汉书》) 76,意在沛公 。
(《史记》) 65.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诗经》) 4.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晏子春秋》) 41 。
(《论语》) 27. 前事不忘.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岁月不待人,焉得虎子 。
(范晔《后汉书》) 77 。
(《史记》) 68. 人无远虑 。
(《三国志》) 82.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不耻下问 。
(《论语》) 38. 吾生也有涯,百战不殆 。
(《孙子兵法》) 2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唇亡齿寒 。
(《左传》) 16. 武夫力而拘诸原,勿以善小而不为 。
(《论语》) 30,不求甚解 。
每有会意;韩非囚秦,《说难》《孤崐愤》;《诗》三百篇,我为鱼肉 。
(《史记》) 67.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项庄舞剑,必有一得 。
(《史记》) 63. 良药苦口利于病 。
(《史记》) 66 。
(陶渊明《饮酒》) 86.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失道者寡助,威武不能屈. 天时不如地利,文武之道 。
(《礼记》) 56. 玉不琢. 流水不腐 。
(陶渊明《移居》) 85. 山气日夕佳,言而有信 。
(《论语》) 35.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 49 。
(《论语》) 37,后事之师 。
(《战国策》) 18,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 44. 民为贵 。
(《礼记》) 55 。
(《庄子》) 39,谬以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