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传说,春联的传说是什么?

1、春联的传说是什么?关于春联的传说如下:
1、戴大宾巧对对联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 。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 。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 。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 。众皆大笑 。
2、郑板桥联辱知府 。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
因受百姓 。
横批:前程金修 。
3、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
从前有位富翁 , 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过年,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 , 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
婆夫人 , 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 。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年年落榜 , 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 , 父子皆进土 。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
4、杨慎神童之举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 。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 。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 。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
5、舒铁香讽李鸿章 。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 。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

春联的传说,春联的传说是什么?

文章插图
2、春联的传说是什么?传说如下: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
于是中国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
到了明代,由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开始推广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换上新春联迎新春的年俗 。到了清代 ,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扩展资料:
春联自诞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门高雅艺术,引发的趣事:
明代著名画家、戏剧家徐文长 , 于新年前夕去亲友家串门,路过知县官邸 , 见门前贴着一副春联:“瑞雪初霁,爱民若子;腊梅怒放,执法如山 。”徐文长心里非常气愤,因为这个贪官依仗朝里有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是人尽皆知的 。徐文长马上回家裁了两条红纸,在上面各写了四个字,于夜间贴在那副春联下面 , 使春联成为:“瑞雪初霁,爱民若子,金子女子;腊梅怒放,执法如山,钱山靠山 。”大年初一早晨,人们见到县官门前的春联,个个拍手称快,争相传诵 。
纪晓岚纪大学士有一次春节回家 , 乡里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是“先斩后奏” 。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他欺君之罪 。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错,这家老头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和秤的,成天一斗、两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一番话说得乾隆捧腹大笑,遂赦其无罪 。
参考资料:人民网-年俗|春联:贴在门上的“锦鲤”
春联的传说如下:
“福”字倒贴在中国民间还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要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皇后 。

扩展资料:
春联既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 。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 。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 , 才能称为对联 。
它的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 。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
春联的传说,春联的传说是什么?

文章插图
3、春联的传说是什么春联的传说如下:
“福”字倒贴在中国民间还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 , 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要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皇后 。

扩展资料:
春联既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 。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 。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 , 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
它的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 , 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 , 紧密联系 。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
春联的传说,春联的传说是什么?

文章插图
4、关于春联的民间传说有哪些?在中国从古至今的传统习俗中 , 放爆竹和贴春联是新年系列活动的两大重点 。其中家家户户在门上所贴的春联,在古代其实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桃符” 。
过年时在门前设置桃符的风俗起源于汉代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或是画上他们的画像 。多年之后,在公元964年的除夕 , 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让他手下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 。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
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由此开始 , 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 , 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
贴桃符其实是古代人图腾崇拜的一种,桃的本义指的是桃树,也专指桃树的果实桃子 。古代人认为食桃可以长寿,于是为人祝寿就献桃,称为寿桃;神话中天宫的仙果,也有桃的身影 , 即王母娘娘蟠桃园中的蟠桃 。因此,桃图腾崇拜首先是同人类的生命崇拜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扩展资料:
贴春联的时候首先要知道平仄音 , 平音联是下联 , 仄音联是上联 , 贴的时候由右边到左边,按照古法的文体去读 , 竖着读,由右到左地读才能读出其中的意思 。还有,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腊月二十九的下午未时(13点至15点) 。过完春节后 , 正月里要把已贴的春联取下烧掉 。民间有一种神话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烧掉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民间的情况 , 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 。
参考资料:人民网-贴春联有讲究 最佳时间为腊月二十九下午
春联的传说,春联的传说是什么?

文章插图
5、关于春联的民间传说50字 。急!【春联的传说,春联的传说是什么?】【春联的传说和由来春联的由来及传说 】
据说在东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弯弯曲曲延伸了三千里远的大桃树,还有万鬼出入的鬼.大桃树的枝杈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从这里进出.专司审查恶鬼的神,神荼和郁垒常在这棵 桃树下审查,监视这些鬼,看到有恶鬼害人,便用草绳将鬼五花大绑,丢到山里餵老虎.有了这个传说,再加上古人迷信桃木是五木之精的仙木,气味辛烈,可以压制邪气,收伏百鬼,於是每逢新年,为了有个平安
的开始人们就拿两个桃木板挂在门旁避邪.后来,人们又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的图像 或写上他们的名字,挂在大门两侧,这些都叫做桃符.春联就是源自於桃符.后来,桃符的内容慢慢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代替,出现了称之为对联的形式,当时约 在南北朝时代.而春联产生的原因,与南北朝骈体文的兴起和唐朝律诗的发展不无关连.渐渐的,桃木板也就渐渐被纸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