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服入宅是什么意思( 二 )


《礼记 。丧服小记》:“故期而祭,礼也;期而除丧 , 道也 。”《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葬毕,皆除服 。”《宋史 。礼志二八》:“孝宗居忧,再定三年之制 。其服:布冠、直领大袖衫、布裙、首致、腰致、竹杖 。
小祥不易服 。大祥礼毕,始去杖、去致 。禫祭毕,始服素纱软脚幞头、白袍、黑银带……二十五月而除 。三年之内,禁中常服布巾、布衫、布背子 。”
父母过世,子女晚辈需守孝三年 。其间不可以饮酒作乐 , 婚庆嫁娶,不可以起房盖屋,纵欲欢悦 , 三年期满,就需要脱孝,那么脱孝的讲究有哪些呢?
每个地方脱孝的讲究都不一样,一般都是要放鞭炮、贴红色对联、宴请亲朋好友等,感觉已经成为一种喜事 。脱孝的隆重场面有时候在农村比较的常见 , 城市是不允许大肆操办的,也主要是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农村人们会贴红对联,同时会买很多的鞭炮,宴请亲朋好友的饭菜也是比较的好,大盘小盘看起来是非常的隆重,感觉和结婚差不多 。当然也有的家庭脱孝比较的简单 , 家人一起去坟地里去烧个纸,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脱孝了,最后兄弟姐妹坐在一起吃个饭,这样也是可以脱孝的,还是要看个人意愿 。
脱孝的讲究因地域情况不同,它的讲究是不一样的,通常都会放鞭炮、贴红色对联、宴请亲朋好友等 。
成语不是金蝉脱孝,而是金蝉脱壳 。
成语:金蝉脱壳
拼音:jīn chán tuō qiào
近义词:缓兵之计、瞒天过海
反义词:瓮中捉鳖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
解释: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 。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例子:如今便赶着躲了 , 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