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智慧叫:唐僧扫塔(醍醐灌顶!)

《西游记》中 , 唐三藏曾有一个承诺:逢庙烧香 , 遇寺拜佛 , 见塔扫塔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 , 其中两回 , 详细描述了唐三藏扫塔经历 。
原著是这样写的:“涤垢洗心唯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
扫什么塔需要这么长的篇幅?
更为奇怪的是扫塔为什么自下而上 , 而非自上而下?这一点似乎于理不合 。
百家讲坛的赵玉平老师曾解释过 , 这里蕴含佛道两家自我提升的最高智慧 , 总结成十二字 , 即:
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道 。
有一种智慧叫:唐僧扫塔(醍醐灌顶!)
文章图片

01
起点低
唐三藏取经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 才最终修成正果 , 扫金光塔的时候也是从第一层开始 , 一步步登高 。
起点低 , 也是芸芸众生的真实写照 , 大多数人起点都很低 , 出生就在罗马的终究是少数人 。
老子道德经有句话: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 。
一沙一石能堆积成巍巍高山 , 一砖一瓦也能盖出高楼大厦 。
人生也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 , 世上无难事 , 只要肯登攀 。
大家比较熟悉的曾国藩 , 天赋不高 , 年少时 , 在家读书 , 一位梁上君子潜伏在他家 , 想乘机捞点好处 。
可是左等右等 , 等的黄花菜都凉了 , 曾国藩还是翻来覆去在读一篇文章 。
贼人大怒 , 跳出来 , 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
语罢 , 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 , 之后扬长而去 。
可是曾国藩并没有灰心 , 仍然刻苦学习 。
后来终成晚清名臣 。
只要方向是对的 , 起点低 , 起步迟 , 也没什么 。贵在持之以恒 , 今天比昨天好一点点 , 明天比今天好一点点 , 就是进步 。
有一种智慧叫:唐僧扫塔(醍醐灌顶!)
文章图片

02
当下净
唐三藏扫金光塔的时候 , 由下往上 , 这必然会出现一个问题 , 扫过的台阶 , 又会落一层灰 。
这岂不是白下功夫了?
这里蕴含另一层意思 , 当下净 , 当下的立身之地是干净的 。
提醒人们 , 要更加注重当下 , 不要总是回首过去 。
人活在当下 , 而非过去 , 也非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