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结婚相克( 三 )


但在当今 , 韩国社会的保守派与开放派人士就“同姓同本不婚”问题一直存有争议 , 韩国的相关律法也是反复被修正 , 至现在 , 韩国民法规定,直系血缘8代以内的男女双方无法结婚,这也算是变相取消了“同姓不婚”的法律约束了吧 。
二、同姓为什么不婚《左传·僖公23年》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国语·晋语四》载:“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
在族外婚实行之前,人们已认识到同血缘结婚的害处 。所以,在中国古代,“娶妻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姓则卜之”,同姓是不能结婚的 。这种同姓不婚是严格的,但并不科学 。
比方春秋时期,秦国是赢姓、晋国是姬姓,国君们世代结成秦晋之好,不是同姓,却是近亲 。
《唐律·户婚律》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徒三年,缌麻(为同宗高祖父母服丧)以上以奸论 。”
明、清的法律,又把同姓和同宗分开,严禁同宗,对同姓不同宗则有所弛禁 。
尽管法律和风俗是这样,仍有同姓婚配者 。就连最尊崇周礼的鲁国鲁昭公也曾娶同姓的吴女,称吴孟子 。
陈司败指责说:“君取吴为同姓……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与同姓不婚相联系的有母党不婚,即不能娶母家宗族的女子 。《白虎通·嫁娶篇》载:“春秋传曰‘讥娶母党’ 。”中表不婚,即兄妹、姊妹及堂兄弟姊妹的子女不能婚配 。实际上,这些规定只是儒生们的理想规范,民间非但不执行,反而沿袭成俗,姑舅亲、两姨亲相当盛行 。南宋词人陆游和妻子唐琬就是姑舅亲 。
三、听说韩国人同姓不能结婚真的假的韩国同姓禁婚
韩国国会近日拒绝了试图撤销实行了691年之久的禁止同姓通婚的法律的议案 。
要求国会撤销同姓通婚的法律,因其已不适应韩国现代社会的发展 。
禁止同姓通婚的法律对韩国有着巨大的影响,该国目前4700万人口只有数十个姓氏,20%的人都姓金,百分之十五的人姓李,百分之八的人姓朴 。
的议案是在韩国最高法院———1997年7月判决该禁令违宪之后提出的 。法院说,这项禁令侵犯了韩国人追求幸福的权利 。
但国会司法委员会断然拒绝了的动议 , 反之通过了另一个要求保持这项禁令的议案 。在韩国 , 估计有6万对夫妇只能同居而不能结婚 , 只因为他们同姓,即使有不同血缘关系的证据也不行 。韩国要每隔若干年便来一次暂时性网开一面,使这些夫妇得以合法结婚 。这项禁止同姓结婚的法律是1308年制定的 , 因当时的人世代长期生活在偏远的村庄中 , 不与外界通婚,近亲繁殖的后果是大量畸形痴呆后代出现 , 这引起了统治阶层的忧虑,于是制定了同姓禁婚的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