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等 。
非遗遗产概述:
1、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关于非遗,往往侧重于个别少数民族的、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人口基数小的民族文化的抢救,这当然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突破个别民族、局部区域、特定时间、某个行业的“非遗”,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发掘对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成员有普遍影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覆盖 。
2、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全国共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项 。而在这39项非遗里,江苏本土出产以及与江苏有关的文化瑰宝占了8项,数量上居全国第一!
不看不知道,江苏味儿的世界级宝藏竟然有这么多!
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在2001年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古琴
古琴 , 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民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 属于八音中的丝 , 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 。2003年11月7日 , 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