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江郎才尽与哪一个人有关( 六 )


15、从今往后,我明白了,只有低能者才会江郎才尽,我并非低能者,我必须不断对抗那些企图摧垮我的力量 。
16、老王近年眼力不行,作品极少,而他却说自己是江郎才尽了 。
江淹的简介: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中国南朝文学家 。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东) 。江淹出生于南朝宋,年少时即因文章而声名显著,一生为官历南朝宋、齐、梁三朝 。晚年他仍担任齐、梁朝的高官,但是作品质量却大不如以前 , 被认为是才思衰退所致,因此世人说他“江郎才尽”,至今传为文坛掌故 。
南北朝的时候,河南考城这个地方出了一个文学家,名叫江淹 。江淹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江淹读书十分用功,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写得一手好诗文,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文学家,人们称他为“江郎” 。不久他就受到了朝廷重用 , 当上了大官 。然而,生活条件的优裕使江淹不愿再去刻苦读书 , 他也越来越脱离下层人民的生活,因此到晚年的时候,文章不但没有写得更好,而且越来越退步 。对此,人们有很多传说 。
有的说,有一次江淹外出乘船停靠在禅灵寺旁边的河里 , 夜里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个自称是张景阳的人向他讨回过去借的一匹绸缎,江淹便从怀里拿出自己剩下的几尺绸缎还给了他 。从此,江淹的文章水平就大不如前了 。
也有人说 , 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 。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五色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 。”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了郭璞 。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 。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 人们于是就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江郎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