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后感如何写?

孩子从这个故事中能领悟到付出与收获的因果关系 , 虽然语句重复我帮他删了几句 , 但我感到很欣慰 , 故事的引导远比父母呆板、枯燥的说教易于孩子接受 。
孩子从故事中懂得了道理 , 大人也从老农夫的“教子有方”中感受到教育方法的不同和由此产生的结果会有多大的差异 。
前段时间 , 涛鸣从学校回家后向我提了一个小要求 , “妈妈 , 我想摸奖 , 我们学校附近的小卖部能摸奖 , 五毛钱一次机会 , 我们班的xxx花了五毛钱摸了一张价值十元的米米卡 , 羡慕死我了 , 我也想试试 , 你能给我两元钱吗?”涛鸣的话让我心头一震 ,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得当 , 会对儿子今后的成长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极大的影响 。
我首先肯定并表扬了涛鸣不乱花钱、不背着父母私自拿钱的诚实行为 。(其实孩子想花钱很容易 , 我们家有个储物盒里纸币、硬币很多 , 他自己还有存钱罐 , 但孩子回来先主动找父母“请示”,这说明孩子是很诚实的) 。然后我给他讲道理 , 从事情发生的“偶然性”上给他讲 , 联系到电视上“中彩”几率 , 中奖人比例等 , 例子举了不少 , 但儿子却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一看此举不行 , 然后指着我家附近的小鱼塘对儿子说 , “涛鸣 , 你不是曾经从那里捞着过一条‘巨鱼’吗?(他所谓的‘巨鱼’是自己用捞鱼虫的网捞上的长约15厘米的一条黑鱼)妈妈让你天天去捞 , 如果你天天能捞着巨鱼 , 那你就摸奖去好吗?(我知道凭他的网子和池塘中大鱼的数量 , 捞着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儿子很兴奋 , 真是每天中午放学后除了吃饭 , 就在小鱼塘边用网子执着地捞 , “巨鱼“是没有再出现 , 小鱼却捞着不少 , 每天都有收获 , 这又让儿子产生了侥幸心理 。“妈妈 , 大奖摸不着 , 小奖也行啊 , 我看着高年级的同学摸着xxx了” , 现实中存在的诱惑让年幼的儿子内心已是按捺不住了 。我决定给儿子钱 , 让他去试一下 , 儿子握着两元钱——四次的摸奖机会 , 豪情壮志地上学去了 。
下午我在接涛鸣放学时发现他情绪很低落 , 我轻描淡写地问了问摸奖情况 , “妈妈 , 什么也没中 。”儿子回答得很无奈 , 我没有过多地说什么 , 因为懂事的涛鸣此时什么都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