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指什么意思( 二 )


饕餮的用例
1他央求爱神赐给它生命 。那饕餮便变成了马特洛特 。
2当研究,推广,和美国对外援助全部到位时,孟山都公司将尽情享受这一饕餮大餐 。
3我们有家人陪伴在身边,要买礼物也要收礼物,要走亲访友,要参加各种活动,有各种饕餮美食 。
4然而关于日本的饕餮胃口另外有一件事情更值得关注 。
5然而,资本消费饕餮主要是由基础建设带动的,相反,制造业的投资在急速下滑 。
意思:老年
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 。耄,音"冒" , 耋,音"迭"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

耄耋之年的典故: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 ,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六十曰耆;耆,指也 。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铁也 。皮肤变黑色如铁也 。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 。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 。耇,垢也 。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 。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 。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 。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 。百年曰期颐;颐,养也 。老昏不复知服味善恶孝子期於尽养道而巳也 。老,朽也 。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 , 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
90也是耄耋,80至90岁称耄耋之年 。在古代,人有上、中、下寿之分,100岁称上寿 , 80岁称中寿,60岁称下寿 。所以年轻人庆祝生辰,只能称“做生日”,不能称“做寿” 。
古代对人的年龄的称谓如下:
幼学: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 。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浩呤?。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
1、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 。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 , 故称“弱” 。冠 , 帽子,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 不能用于女子 。
《说文》里:冠 , 弁冕之总名也 。谓之成人 。
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 。意思是 , 举行冠礼 , 并赐以字 。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
2、而立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 。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