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野生动物离我们越来越近

当野生动物离我们越来越近
文章图片

9月5日,海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与在法国马赛举行的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连线并宣布,海南长臂猿喜添两只婴猿,其种群数量恢复至35只 。海南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极度濒危,名列全球25种濒危灵长类物种之一,目前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范围内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主席罗德里格斯表示,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稳步恢复的消息令人振奋,“这个发生在中国海南的生动例证给全球濒危灵长类保护带来信心和希望” 。
没有栖息地的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就成为无源之水 。为恢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生态,自2005年起,海南省林业部门改造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5000多亩,种植超过30万株长臂猿喜食的乡土树种 。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海南长臂猿栖息的森林经常出现滑坡 。贴心的林业工作者在滑坡处种下成片本土树苗和长臂猿喜食树种,并为长臂猿搭建绳桥,以供它们穿越滑坡地带 。
“此次海南长臂猿喜添婴猿,表明海南长臂猿繁殖状况良好,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在稳步改善,海南热带雨林等自然生态空间得到修复和扩大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黄金城指出 。
从东北虎走出山林,到大象北移,野生动物保护频繁走进公众视野,野生动物在人们生活中也频繁“现身” 。
前不久,江西省崇义县横水镇碧坑村村民赖庆昌家中来了一位特殊“客人”——中华穿山甲 。从小生活在深山里,赖庆昌知道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便将其保护起来,并立即向当地林长和公安部门求助 。当晚,森林警方便将它放归山林,助其重回大自然 。
随着林长制的推行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崇义“安营扎寨”: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水鹿、小灵猫、斑林狸以及珍稀野生动物白鹇、仙八色鸫、小鸦鹃、领角鸮、东方角鸮、鬣羚等也常被发现 。
来自国家林草局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顺利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稳步推进,我国30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诸多“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级已降为“近危” 。数量变化背后,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根和管理措施的升级 。
近年来,我国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严厉打击野生动物及象牙等动物产品非法贸易,濒危野生动物数量有了大幅增长——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数量已达600只,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114只升至1800多只;亚洲象种群数量从180头增加到近300头;藏羚羊种群数量由不足7.5万头增至30万头以上;朱鹮由最初仅剩的7只增加到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4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