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勤政的诗句有哪些?( 五 )


4、竹石 (清 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
【砥廉哲理启示】 高尚的情感和坚韧的意志,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样,顶住千千万万的诱惑,经过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的磨炼,才能够形成,并且将清白留在人间 。
5、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注释】 ①浩荡离愁:无边的离愁 。
离:指离京 。
②吟鞭:诗人的马鞭 。
东指:向东指 。
当时作者从北京城东的广渠门离开北京 。
【砥廉哲理启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新的生命价值,并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我们的所有为官从政者都应该具有龚自珍这样的胸怀,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给社会,培养栋梁人才,培育廉洁风气,即使牺牲自己也无怨无悔 。
6、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砥廉哲理启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 。
曾经使多少人为之感动,为之感慨 。
我的心要不相思,就像蚕儿吐丝,除非自己身死,决不结束 。
相思的眼泪,就像蜡炬自焚,只有烧尽成灰,才会停止 。
这两句诗原本在于写相思之苦,并表达出至死方休的坚贞爱情 。
但是,同样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砥廉启示 。
我们的人民公仆,作为社会精英,作为先进分子,理应像春蚕一样,为了百姓幸福,为了社会进步,无私奉献,吐完最后一缕丝;理应像蜡烛一样,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
7、寒菊(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注释】 ①郑思肖:1241-1381,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 。
南宋末年著名诗人 。
曾为宋太学生 。
宋亡后,便隐居苏州寺庙,终生不仕,过着隐士般的“遗民”生活 。
②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 。
③疏篱:稀疏的篱笆 。
未穷:无穷无尽 。
④“宁可”句:谓菊花宁可抱香枯萎在枝头 。
⑤何曾:哪曾、不曾 。
北风:寒风 。
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
【砥廉哲理启示】 在这首诗中,菊花不与百花一齐开,表现了它不同流俗、卓然超绝的气质与格调 。
它虽然“独立疏篱”,但并不感到寂寞、孤独,反而“趣未穷” 。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它具有宁愿“枝头抱香死”,也不“吹落北风中”的高尚节操和精神境界 。
我们的从政为官者在任
求助大家,廉政警句格言,以“反腐倡廉,勤政为民,廉洁从警”为主...重点推荐以下一条;"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 。
"格言出处:明郭允礼《官箴》 。
郭允礼,字节之,明代山东曲阜县人 。
正德十六年(1521)任无极知县 。
天性淳厚,谨慎处事,遴选得人 。
志向远大,颇有才干,处理政务井然有序,使黎民百姓定居乐业 。
娴熟史学,触类旁通 。
讲求礼仪,注重教育,修建校舍,创建社学(地方文教机关),撤销那些不在祠典的祠庙,斟今酌古,创建名宦祠、乡贤祠 。
最为突出的是主持整修县城,治政有方,为人叹服 。
尤其注重为官清廉,修养正身,曾于嘉靖三年(1524)十月在任所题书“居官座右铭”一则,镌刻于石,传之后代,为世人欣赏和仰慕 。
所书文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
”这块石头也被称为“官箴石” 。
格言解读——前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经先后在多个场合向官员推荐西安碑林上刻录的这则明代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
公生明,廉生威 。
”朱镕基总理小就会背诵这段箴言,这也是其一生自勉的座右铭 。
古往今来,备受人们称赞、能千古扬名、流芳百世的执法者,都是那些匡扶正义、廉洁奉公的廉吏清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