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的故事|简短爱国故事

关于爱国的故事(简短爱国故事)
以下的十位爱国人士只是中国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爱国志士中的沧海一粟,但是他们却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们相同的爱国热情,今天是祖国母亲建国68周年的日子,我们一起回顾他们的爱国故事,领略中华民族历尽沧桑的历史,也感受前赴后继的爱国人士们以身作则留下的宝贵财富,借此激励我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弘扬、学习和延续这种爱国精神!
关于爱国的故事|简短爱国故事

一、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关于爱国的故事|简短爱国故事

二、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
关于爱国的故事|简短爱国故事

三、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
关于爱国的故事|简短爱国故事

四、于谦一身清白
于谦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他19岁时写《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诗明志,激励自己 。在他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蔑视荣华富贵,珍视道德修养 。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达19年 。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多要向朝中权贵有所馈赠,而于谦每次进京,部是"空囊以入" 。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特产线香、磨菇、绢帕之类的东西才好 。"于谦哈哈大笑,举起双袖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就此作七绝一首:"手帕磨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百思特网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可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 。
分析:爱民何尝不是一种爱国,不贪不腐,一生清廉,是一种高尚的修养更是一种爱国的境界 。
关于爱国的故事|简短爱国故事

五、宋庆龄的执着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