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真正的灭绝之谜_恐龙是怎样灭绝的真正原因

恐龙在6500万年前突然消失的原因是专家们有不同的观点,而且大多数支持小行星撞击理论 。

然而,中国学者得出结论,恐龙蛋壳从厚到薄到消失的过程已经持续了一万多年,所以碰撞理论是不合逻辑的 。研究现存的冷血动物和热血动物的习性,特别是与恐龙同时生存的“原始龙”(鳄鱼)的习性,是揭开恐龙灭绝之谜的关键 。
地球温度的变化是影响生命变化的基本因素地球正在由火球逐渐冷却,这是由科学界决定的 。它的冷却过程,约39亿年前进入地壳,约35亿年前形成大气和海洋,地球的温度从自身的热量到太阳辐射占主导地位 。据推测,当时海水很热 。根据能抵抗近100摄氏度高温的细菌推断,地球上的液态水可能会产生生命 。

大约25亿年前,当海水冷却到对生命更友好的水平时,地球上出现了生命 。因此,生命与地球的温度密切相关 。太阳辐射逐渐减弱,冷却是大势所趋 。由于未知的原因,地球的温度会周期性的变化,第一次大规模的冰期发生在5亿多年前 。生物大爆炸和大灭绝反映了不同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气候由冷变热可能是主要因素 。
恐龙生存环境条件和生活习性的推定资料表明,二叠纪冰川分布广泛,造山运动剧烈,干旱严重 。早三叠世第一次大灭绝的发生,促进了生物圈的重要演化,促进了生物圈由中至晚三叠世向湿热过渡 。大约2.5亿年前,肺泡爬行动物进化出了恐龙和最早的鳄鱼,侏罗纪恐龙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星球 。当时全球气候温暖湿润,昼夜差别不大 。温度可能与恒温动物的体温和禽蛋的孵化温度基本相同 。

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和家禽的蛋的孵化温度世代继承了动物的自然环境的长期适应温度,因此推测,当时地球的平均温度是37摄氏度 。在这样温暖的环境中,动物不需要保暖,并且已经养成了很多动物温血和恒温的习惯 。鳄鱼是唯一存活至今的“第一条龙” 。鳄鱼有20多种 。它是一种温血冷血的两栖动物,产卵 。它自然孵化,没有孵化的习惯,但它有埋蛋的习惯 。其自然孵化温度应反映当时的温度 。鳄鱼现在在自然条件下只孵化40% 。人工控制温度从26% ~ 42%,孵化率达90% 。气温低于30摄氏度的为女性,31摄氏度时为15%的男性,39%的男性 。鳄鱼有埋蛋的习惯 。根据这一分析,当时地球表面温度为31-38摄氏度 。

数据还显示,当时地球上有茂盛的植物和茂密的森林 。食草动物有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那时,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是现在的150% 。
恐龙有着丰富的食物,没有天敌,长着长长的脖子和高度来吃树叶,身体变得越来越大,最大可达15米,体重可达100吨 。恐龙可以长那么大,大气中的高含氧量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这种恐龙的巨大体型现在已经让人无法忍受(最大的陆生动物是大象,体重超过4吨,鲸鱼只能在浮力海水中生存,不能超过恐龙个体) 。根据当时诺第留斯号化石的18条生长线,估计当时为每月18天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要近得多,只有目前距离的65%左右 。恐龙长大的原因可能与大而明亮的月球引力对地球的影响有关 。
从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中期,地球温度下降,一些动物和恐龙灭绝 。但由于温暖的环境,有许多新物种的动物和恐龙蓬勃发展 。特别是食肉恐龙的出现,导致了动物和恐龙向盔甲和长角的方向发展 。由于指甲不能长出毛发,孵化和埋葬恐龙蛋的习惯给恐龙自身的灭绝带来了灾难 。
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恐龙出现在三叠纪中晚期,侏罗纪统治着地球,大约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消失 。近2亿年的时间,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重要的变化是白垩纪晚期地球温度的下降,那时鸟类可能长出了丰满的羽毛 。到白垩纪末期,地球的温度大约在6500万年前发生了变化,达到了现在的水平(在那个时期有波动,现在有上升的趋势),比恐龙繁盛时期低了20%左右 。
热血恒温器,如无毛恐龙,其体温应与现有恒温器相同(高于或低于36摄氏度) 。从恐龙蛋化石遗址的现状来看,恐龙没有埋葬恐龙蛋的习惯,它是自然孵化的 。蛋的孵化温度应与温血恒温的家禽蛋在37摄氏度左右的孵化温度基本相同 。从三叠纪、侏罗纪到中白垩世,气候温暖,植物繁茂,为恐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温度由暖变冷是对所有物种的考验,适者生存,淘汰不当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抵御寒冷,一些人进入沉积物和冬眠在洞穴,如鳄鱼 。有些人留长发来保护他们的体温,如动物和家禽 。因此,存活下来的海龟和鳄鱼可以钻到沉积物中并埋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