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怀念皇后的诗词

李豫怀念皇后的诗词

  1. 贞懿皇后挽词:淑丽诗传美,徽章礼饰哀 。有恩加象服,无日祀高禖 。晓月孤秋殿,寒山出夜台 。通灵深眷想,青鸟独飞来 。 
  2. 贞懿皇后挽歌:二陵恭妇道,六寝盛皇情 。礼逊生前贵,恩追殁后荣 。幼王亲捧土,爱女复边茔 。东望长如在,谁云向玉京 。后庭攀画柳,上陌咽清笳 。命妇羞苹叶,都人插柰花 。寿宫星月异,仙路往来赊 。纵有迎仙术,终悲隔绛纱 。 
  3. 魏征传《新唐书》:文德皇后既葬,帝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眊昏,不能见 。”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 。”徵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 。”帝泣,为毁观 。 
  4. 《资治通鉴》卷194: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乃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 。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臣昏毛,不能见 。”上指示之,征曰:“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故见之矣 。”上泣,为之毁观 。 
  5. 《文献通考》卷125:上念后不已,於范中作层观望昭陵,尝引魏徵同登,使视之 。徵熟视曰:“臣昏毛不能见 。”上指示之 。徵曰:“以为陛下望献陵 。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 。”上泣为毁观 。这段史料是说唐太宗十分思念已经逝世的长孙皇后,于是特地修建了层观眺望昭陵,但是遭到了魏征的批评,因为古人讲究夫不祭妻,唐太宗显然因为太过思念妻子长孙皇后而做出了惊世骇俗的举动,所以被魏征指出你这么伤心,应该去思念你的父亲而不是你的妻子 。

李豫怀念皇后的诗词


描写柳的诗词 ~~~~~~~~~~~~~~我找的这些,应该是最全的啦!塞下曲六首(1)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春夜洛城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
回春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杨柳枝 温庭筠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杨柳未觉春 。
过襄阳楼 元稹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 。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
莺梭 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
蚕妇吟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岑参 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 。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送春 朱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云霏微 。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寒食 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