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饶有关的古诗文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
万事从今足 。
拄杖东家分社肉,
白酒床头初熟 。
西风梨枣山园,
儿童偷把长竿 。
莫遣旁人惊去,
老夫静处闲看 。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四十八岁 的,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又因台臣王蔺的弹劾,被免掉了职务,作者不
得不回到在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 的生活 。作者不仅没有因被迫闲居而苦恼,反倒有摆 脱官场纷扰的愉悦 。因此,在闲居期间,他创作了大 量赞美带湖风光、歌唱村居生活的词篇 。这首词便是 其中之一 。题目中的“山园”,就是他的带湖居第 。洪迈的《稼轩记》说,这里“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既筑室百楹,才占地什四 。乃 荒左偏以立圃,稻田决决,居然衍十弓” 。“故凭高作 屋下临之,是为稼轩” 。整个庄园,廊庑曲折,花木 扶疏 。亭台有植杖亭、集山楼、婆娑堂、信步亭、涤 砚渚..陈的《与辛幼安殿撰书》则说,“作室甚 宏丽”,朱熹曾“潜入去看,以为耳目所未睹” 。“检 校”,是查核的意思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
【注释】
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
②“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别枝:斜枝 。
③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明月清风,疏星 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 风光 。
朱熹和陆游的诗词比较难找!
赞美江西的诗句1.题西林石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4. 卖布将军慨而慷,轻骑拔剑平豫章 。
六门城廓收老表,江南西道郡南昌 。
楚有风兮荆有水,汇聚才情兴鄱阳 。
滕公府邸初宴罢,落霞孤鹜飞大唐 。
醉翁倜傥临川相,文采风骚并朝堂 。
官身不妨成雅士,修水文章有一黄 。
谁敢从容赴西市?庐陵正气文天祥 。
只道山人真狂士,哪知八大为国殇 。
其人画墓今犹在,后世何人挽凄凉?最怜犹数陈公子,满门国士尽哀伤 。
巡抚湖南伤心事,教授岭上历残霜 。
千秋往事俱邈矣,盛世从来第一枪 。
安知时下多鼠辈,小猫岂能锁赣江?东晋桃源应知否?彭泽田间草已荒 。
古来高士今何在?龙虎山空雾茫茫 。
眼底桥宽似新架,堤中水浅非旧汤 。
似此斜阳照冻脚,一人独立叹兴亡 。
——叶观澜丁亥年元月29日于南昌赣新酒店 西江月 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
与上饶有关的古诗文

上饶话的知识地理地处江西省东北部 。
位于北纬 27°34' 至 29°34' 、东经 116°13' 至 118°29' 之间 。
东邻浙江衢州,南连福建南平,西濒鄱阳湖而接九江,北连景德镇和安徽徽州,居于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而成为江西的 “ 东大门 ”。
全市东西长约 210 公里,南北宽约 194 公里。
土地总面积约 2.28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3.65%。
境内东南北部三面环山,西部临水,中部丘陵广布 。
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 。
地型大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
东西向依次为边缘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 。
北部黄山尾闾蟠结在皖赣之间,东部怀玉山脉绵延于赣浙边境,东南部武夷山脉迤逦入赣闽怀抱,西北部则与九江、南昌共托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
昌江、信江、乐安江流贯全区 。
全境丘陵占总面积的 75 %,水面占 11%,岗地、平原占 14 % 。
历史沿革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素称富饶之地 。
秦属九江、会稽、丹阳3郡 。
汉为豫章、会稽、丹阳3郡 。
三国吴属鄱阳、会稽、新都3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