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回家路》观后感如何写?( 三 )



临泽,午夜
此时的小站少了几分喧嚣,因为线路施工的缘故,几列货车停在站内,只有调车机还在股道里往复出入 。许哥就是这个车站的一
名调车员,今年33岁的他已经在这个岗位工作了8个年头 。今晚他上的是后夜,根据计划今晚主要是补轴任务 。许哥一面拿着刚下达的调车作业通知单仔细核对作业钩数,一边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
在站场的股道边,许哥连同调车组的其他成员在等待调车机牵引车辆 。凌晨的天气依然寒气逼人,浓稠的夜幕之下几只香烟燃起暗红格外显眼,许哥解释说:“在夜间作业容易犯困,干调车就怕迷瞪,所以在作业前大伙都抓紧时间抽一支,即提神又取暖” 。说话间,调车机的大灯已经照亮了身旁的铁轨,闪出两条银色的光带 。许哥麻利的熄灭手里的香烟,理理身上的对讲机,信号灯做好蹬车的准备,组里其他成员也都纷纷之力就绪,依次到达各自位置 。就在机车缓缓行进的过程中,他们凭着娴熟的技术飞身跃上行进的车辆,攀在车梯,牢牢的“挂”在车身上 。
“十车”许哥半身悬挂在车身上,用调车手台发送距离信号,推进中机车随即发出清脆的汽笛声示意并减速 。
“五车”,“三车”,“停车”依次显示完毕后,机车在距离被挂货车两米处停下了 。
许哥解开下安全扣,对车辆的车钩,风管状况检查确认后,显示了可以连挂的手信号,机车再次启动,“咣”的一声两辆车就这样连挂好了 。等机车试拉完毕后,许哥再次俯身进入车钩间仔细连接好风管,然后开启两车的塞门,再攀上车体松手闸,最后将车轮下的铁鞋取出 。做完这一切,许哥已经浑身是灰,就连脸上也被煤灰涂黑了,可是他早已习惯了 。
在陪同许哥去向下一钩作业点的路上,我问起他即将到来的新年时 。许哥淡淡的笑笑说:“这八年来自己都是在小站过的,不是因为自己高尚,只是因为调车组的排班是雷打不动的 。咱是当过兵的人,知道纪律的重要性 。”“再说,过年也得拉货啊,要不大家吃什么?”说完,他自己先笑了 。我试探着问:“那你没想过调动一下工作吗?”他下意识的放慢了脚步:“要说没想过那是说假话,可是目前铁路年轻人太少,干调车就需要我们这样的,这活是辛苦,而且还有危险,可是能为这里的人多装几趟货,多赚点钱!咱这忙活也就值了!真到了干不动的是,单位自然也会为我们着想的,这不我们这前一阵就有改职的去了列尾!都说早干腻了,可是真到离开的那天还是很舍不得这手里的铁家伙”许哥的目光落在手里的铁鞋上 。
在黎明到来前,小站依然寂然 。凝重的夜色中,许哥的背影在信号机的蓝色光芒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