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所有行政区年内将引入共享单车,中心城区控制在80万辆以内

【北京所有行政区年内将引入共享单车】今天(9月22日)上午 , 采访人员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 , 除了在中心城区投放共享单车以外 , 今年以来 , 北京各远郊区也陆续引入了共享单车 , 目前只有门头沟区由于地形复杂还未正式引入共享单车服务 , 预计年内将实现共享单车覆盖北京所有行政区 。
共享单车自2016年兴起 , 高峰时期 , 北京市曾有16家品牌企业、230多万辆车 , 随着市场不断发展成熟 , 企业优胜劣汰 , 目前 , 有美团、哈啰、青桔三家品牌在除了门头沟区以外的各区开展运营 , 共有约94.1万辆服务市民短途出行 。
在今天上午的“治堵大家谈”节目中 , 市交通委静态交通管理处副处长赵寒露表示 , 今年以来 , 北京各远郊区也陆续引入共享单车 , 目前全市只有门头沟区还未正式引入 。主要原因是门头沟区山地多、地形复杂 , 出于各方面的综合考虑 , 此前并未正式引入共享单车服务 , “目前已经启动共享单车优选工作 , 计划在年底前正式引入 , 会充分考虑地域特点确定引入共享单车的服务区域和规模 。”赵寒露说 。
【北京所有行政区年内将引入共享单车,中心城区控制在80万辆以内】据了解 , 结合区域特征 , 北京市共享单车已经形成了“1+N”的运营服务格局 , 即中心城区统一运营区域和郊区N个独立运营区域 , 具体来讲 , 中心城区整体性强 , 市民跨区出行多 , 所以将中心城区作为一个运营区域 , 运营车辆控制在80万辆以内 , 以企业自主承诺的形式确定三家品牌车辆的投放规模;各郊区城镇相对独立性明显 , 自然形成N个独立运营区域 , 由各郊区根据自身情况 , 自行确定运营企业和车辆规模 。
共享单车作为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 , 主要服务于公众的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 。自2016年发展至今 , 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选择 , 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 对培育市民绿色出行起到重要作用 , 市民骑行积极性日益增强 。今年以来 , 北京市共享单车累计骑行量已达5.54亿人次 , 日均骑行量229.3万人次 , 同比增长了51.42% , 9月10日骑行量更是达到465万人次 , 创历史新高 。
“满足市民骑行需求 , 不能靠无度的投放车辆 , 而且城市空间上也是有承载能力约束的 , 要以一定规模的车辆 , 加上企业科学、合理、高效的运维调度 , 来服务市民骑行 。”赵寒露表示 ,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共享单车要实行总量控制 。2019年 , 市交通委开展了中心城区车辆规模调控方面的研究 , 以车辆运营监测数据和市民骑行情况调查为基础 , 结合城市空间情况和企业运维调度水平 , 并考虑需求增长因素 , 测算出中心城区车辆规模在80万辆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