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综艺热的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社会心理

1、综艺比拍戏简单
2、钱比拍戏多
3、容易出头条 涨粉
4、观众 粉丝 爱看
贵州卫视中国古诗词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播出 , 让诗词类电视综艺节目进入一个新的讨论热潮 , 看节目的人群大体都经历了以下一种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 当第一个选手 , 7岁小女孩李尚荣笑嘻嘻的一上台 , 大家都感觉这么小年纪的孩子 , 能来参加诗词大会 , 肯定超牛啊 , 一定是要把大人都虐翻啊 。
结果 , 第一道题目一出现 , 就让观众惊了 , “什么?花落知多少?小学生都会啊!这都拿出来考人?”然而 , 万万想不到的是 , 选手背后的百人选手团 , 竟然 , 竟然还有人答错!于是百度贴吧开始沸腾:“水平也太低了吧 , 蜡炬成灰泪始干上一句?感觉在搞笑 。
” 于是 , 观众们开始期待后面更烧脑的题目 。
可看了一半了 , 题目大多都是“对影成三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水平 , 于是很多人纷纷表示 , 出题难度太低 , 不过瘾 , 但也有观众开始觉得“目前看的大部分还能回答 , 这感觉挺爽 。
” 随着节目一期一期播出 , 很多观众发现 , 虽然感觉很简单的诗词 , 可在嘴边却一下子想不起来 , 网络上开始出现集体感叹:此生最有文化的时候 , 果然还是在高三那年啊! 随着节目中特约嘉宾深入浅出的评论出现 , 观众开始泪奔:“这种节目让我觉得自己很没文化 。
”还有观众还特意在朋友圈进行了“安利”:“和《中国成语大会》一样好看!希望这样原创的文化节目越来越多 。
” 于是观众们就在这种起初的不屑 , 和对答如流所带来的暗爽中继续跟进 , 玩儿着玩儿着渐入佳境 。
为了跟上节目的节奏 , 开始翻出家里积了灰的《唐诗宋词三百首》玩儿命看去了……作为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的文化第四“炸” , 《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引爆全民重温古诗词的文化热潮 。
耳熟能详中 , 参透诗词的韵味和玄妙 三期节目下来 , 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各位特约嘉宾的精彩解读以及台上各角色之间的妙语连珠 。
第二期 , 有一个吉林小伙儿叫王天博 , 他和女朋友王泽楠通过诗词相识相爱但是暂时分居两地 , 二人同时来到节目现场 , 王天博是攻擂选手 , 而王泽楠是百人团成员 , 结果题目里恰好有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 主持人董卿大呼应景 , 而就坐在王泽楠旁边的单身男刘一君看情侣间台上台下眉目传情 , 不仅悲叹:“空余下满腔才情 , 笑此生孤单” ,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教授立马加上一句网络流行语 , “这让单身狗怎么活?” 这样让大家欢乐开怀的例子 , 比比皆是 , 在解释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中 , “空忆谢将军”中的“谢将军”是谁?一道题中 , 郦波教授戏说:“李白是谢家铁杆粉丝 , 所以晚年住在南京 。
杜甫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 , 晚年杜甫草堂靠武侯祠近点 , 这都是粉丝追偶像的行为 。
” 为了引导观众真正感悟到中华诗词的美妙 , 《中国诗词大会》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和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等担任嘉宾 。
节目中 , 文化嘉宾巧妙地把每道题目引申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 深刻解读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 , 生动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 , 比如 , “花落知多少”这句诗再简单不过 , 蒙曼教授却以此引申说到了中国人的诗教 , 说这句诗表达出中国古诗哀而不伤的情怀;俄罗斯选手大卫答错的题目“劝君更进一杯酒”还是“劝君更尽一杯酒”中 , 专家解释了“进”和“尽”的区别 , 一字只差 , 情感却失之千里;柳宗元的江雪 , 大家也再熟悉不过 , 康震教授却说到文学家会把生活中的痛苦变成艺术上极致的美……这些文化解读在增加节目深度的同时 , 也让观众重新审视这些看似简单的诗句 , 体会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