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描写恬静生活的古诗词,谢谢,字数不限( 二 )


文人世家的苏家便在此地 。
搞不清楚是眉山的钟灵毓秀诞生了苏家的才气,还是苏氏家族的一时显赫才让世人对眉山更加青睐 。
也许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
“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学造诣实属古往今来者罕见,尤以苏轼为代表 。
稍年长的文豪欧阳修就曾预言,苏轼将来的名气将远远盖过自己,虽然六一翁是当时不可撼动的文学泰斗 。
苏家深厚的家学渊源为时人所歆羡 。
这也是苏轼在学问上越走越宽的重要的基石 。
未进学堂前,家庭就给予了很好的启蒙教育 。
母亲解读经典史著,塑造人格榜样;父亲在其刚会诗词时就教导须以淳朴风格执笔 。
从后来的苏轼诗词中,即可窥略其文品、人格大概 。
(二)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在苏轼的一生中,伴其顺逆荣枯的除了其妻子,其弟苏子由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
手足情深,“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
”二人虽均遭排挤、贬谪,但弟弟苏辙性格沉稳、实际,能够相时而动以明哲保身 。
而苏轼则有点急躁,性情放浪,爱幻想,有诗人的情怀 。
遇品行恶劣的人、社会的阴暗面或不满时局时,“如蝇在食,吐之乃已”,经常出言不慎 。
子由常劝他不要过于计较时弊,“一日空闲长似两日”可以长寿 。
劝他“三缄其口” 。
后来证明,苏子由的宦海生涯比哥哥走得更远一点 。
而苏轼在四十岁以后半生漂泊不定,从显贵一直贬至卑微小吏,尝尽世间疾苦 。
贬谪途中的苏轼也自嘲:有的不是学问,而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
苏氏二昆仲的性格差异最终导致人生经历的出入 。
苏轼的“言”是出名的 。
曾经上神宗皇帝“万言书”,讥评时事,论辩是非,希望神宗改变变法的心意,不久即遭贬黜 。
此时的苏子依然踌躇满志,大不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一时兴起,作诗几首,却被好事者诬陷,强加对君主大不敬的罪名,酿成一时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身陷囹圄 。
对自己坎坷的遭际,源于自己的“出言不慎”,而奈何不了那样的政治环境,苏轼也只能苦笑:“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
(三)不追求政治,却为政治所追求 早在贬至杭州途中,苏轼对政治热情已不似当年,曾谓其弟曰:“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 。
”二人均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
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礼,下无义,贼民兴,丧无日矣 。
”从政,尤其是在朋党林立的宋朝,官员除了慎言慎行外,不免要圆滑一点,这大概是讲究原则的苏轼所学不来的 。
语堂先生认为,苏轼在官宦生涯中,一面想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顾及到明哲保身的这一人生本分,二者冲突中,天性使然,苏轼选择了前者 。
在政治上,可能过于追求完美,过于强调个人的政治理想了 。
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当政,均将苏轼排除在权力中心外;孰是敌孰是友恐怕连他自己都分不清楚 。
而几朝皇太后对其的恩荫更是绝无仅有的 。
神宗之后、哲宗祖母均特别欣赏其才情,辅以重任 。
但宋朝皇太后均是因皇帝年幼主持朝政,待其长大便及时还政于皇帝,所以,仅靠几位贤德的女性,在官场上还是不稳定的 。
神宗之后的几位帝王,虽有任用苏轼,但似乎更仰慕其才学,赐翰林学士之类,或许只是朝廷装点门面的一种方式,借以笼络知识分子 。
苏轼的政治抱负根本不能尽情施展 。
于是只有谦退 。
语堂先生称他为谦退大师:不追求政治,却为政治所追求 。
欲归隐却不能,一生为政治所累 。
(四)“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 。
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但苏子不失落,他始终认为秋风、明月本无常主,当时尽情去感受便了无遗憾了 。
天生乐观达人,随遇而安 。
1072年赴杭州任太守,毫无对权贵的不舍,惟有兄弟手足 。
到达杭州后,便致力于当地建设 。
提出公共卫生方案,设立杭州第一家公立医院——“安乐坊”,清洁城中居民供水,还整顿西湖,这些切合实际、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举措立即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
一般官吏注重税收、当地治安等关乎政绩的方面,苏轼在整顿市容、注重公共卫生方面开了很好的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