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被子植物一览表_什么叫被子植物的双受精

被子植物·长瓣兜兰
Paphiopedilum dianthum
长瓣兜兰,隶属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纲,微子目、兰科、兜兰属 。多生长于林缘或疏林中的树干上或岩石上,已知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视频摄于西双版纳 。
兜兰属在兰科植物中名气较大,因其花朵美丽、造型特殊以及难以栽培而备受追捧 。19世纪初,秀丽兜兰被正式描述,这也是第一个被描述的兜兰 。直到1940年,长瓣兜兰才被学界认识 。
长瓣兜兰是兰科植物中非常有观赏价值的一类植物,其花朵的唇瓣好似一个“兜”,又像拖鞋,因此又被称为“女士拖鞋” 。
除了这个“兜”之外,长瓣兜兰还有一个有趣的特征,花瓣上有黑色凸起,上面还有一些细毛,非常像某种蚜虫 。
我们知道,蚜虫是食蚜蝇幼体的主食,而长瓣兜兰的主要传粉者恰好就是雌性黑带食蚜蝇 。
可以想象,视力不佳的雌性黑带食蚜蝇看到长瓣兜兰花朵的伪蚜虫,心情是多么兴奋 。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出生后“衣食无忧”,雌性黑带食蚜蝇决定在这里产卵 。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长瓣兜兰的这一特征,完全就是为了套路雌性黑带食蚜蝇,它随风摆动的花瓣,简直就是完全针对食蚜蝇的露天大广告:“这里有最上好的蚜虫,是您理想的产房 。”
上了当的食蚜蝇会发现,长瓣兜兰的花瓣顺滑得站不住脚,于是,它一溜地掉进了“花兜”里,沾上了花粉块,努力攀爬出来,没得一点好处地飞走了 。而它们的宝宝破卵而出后,悲哀地发现,由于根本没有食物可以维系生命,只能活活饿死 。
而长瓣兜兰毫无愧疚感,还在继续着下一次的坑蒙拐骗 。
这,并非个例 。如果自然界有法庭,包括长瓣兜兰在内的兰科植物将是最庞大的被告群体,“原告”昆虫会历数兰科植物们的罪行:植物界葛朗台、套路专家、可恶的诈骗犯、可耻的感情骗子……
与大多数植物提供一定报酬给传粉昆虫不同,两万多种兰科植物中有三分之一的物种,都是靠坑蒙拐骗进行传粉 。
而科学家们早已发现端倪 。
1793年,一位名叫斯普兰格尔(Sprengel CK)的德国博物学家发现,一些兰花的花中从来没有分泌过花蜜,但依然有昆虫造访,在没有得到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昆虫为兰花们传粉 。
随着对兰科植物越来越多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兰科植物的骗术五花八门,它们可以模拟产生花蜜的植物(一般多为黄色),或模拟昆虫的巢(如西藏杓兰),或释放极具诱惑的气味,“头脑简单”的昆虫们,一激动之下,就为兰科植物们免费打工 。
但最可恶的是,兰科植物还会进行性欺骗,通过模拟某种传粉昆虫的雌虫,吸引雄虫前来交配,目的自然也是为了传粉 。可怜的雄虫白白浪费了繁衍后代的宝贵机会 。
那么,这些昆虫会逐渐灭绝吗?
不需过多担心,研究者发现,兰科植物的周围,一定有正直公道的植物存在,它们弥补了兰科植物对昆虫的伤害 。而这也是自然界的玄妙之处 。
参考资料:
史军,程瑾,罗敦,上官法智,罗毅波《利用传粉综合征预测:长瓣兜兰模拟繁殖地欺骗雌性食蚜蝇传粉》等
【常见被子植物一览表_什么叫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朱仁斌,1988年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高级工程师,中国植物园联盟秘书处项目主管 。记录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4000余种植物,设计开发了国内首个生物图片搜索引擎(https://image.cubg.cn/),可提供全世界45万种生物图片快速搜索,设计开发了自然观察微信小程序“新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