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永生的并不是爱情,而是信仰( 二 )


对于他们来说,爱情只是生活中的点缀,而信仰才是真正最重要的力量 。在这三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信仰已被下种到发芽,信仰的力量已经开花蔓延到所有革命者中间 。
熟谙巴金作品的读者都知道,巴金笔下的人物都是充满信仰的人,因为巴金就有着坚定的信仰,在小说《序》的开篇,他写道:“我是一个有了信仰的人” 。他还说:“我从来不曾怀疑过:旧的要灭亡,新的要壮大;旧社会要完蛋,新社会要到来;光明要把黑暗驱逐干净” 。是信仰给他勇气和力量,是信仰帮助他走向新的人生 。
巴金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他眼睁睁的看着在家庭专制和旧礼教无情地残害下,年轻一代的生命受尽痛苦、挣扎并走向死亡,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了这个时代的牺牲品,巴金的大哥就是因为难以忍受无尽的痛苦而选择自尽身亡 。但是死亡并不是真正的出路 。而信仰可以,巴金凭着一个单纯的信仰,做了这个家族和时代的叛徒,他大踏步奔向了自己的目标,他找到了新的天地,做了自己的主人 。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永生的并不是爱情,而是信仰



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自己一个人的新生,他希望中国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于是笔成了他战斗的武器,他把自己所有的爱恨都倾注在作品中,他通过作品来反抗和攻击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止社会进步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努力 。
当然百思特网,巴金的一切努力并没有白费,他的作品吸引了无数的青年读者,他热情的心燃起了青年的热情和力量,他们受到鼓舞,冲破旧家庭的牢笼,来到心之向往的城市 。巴金的信仰感染并传递给了这些青年,他们带着信仰,用沸腾的热血为革命工作、奋斗 。他们怀着崇高的理想,为人类的光明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
所以面对重重罪恶的黑暗社会,信仰拯救了巴金,也拯救了无数走投无路、彷徨歧途的脆弱青年;信仰给予他们鼓舞和力量,他们看见了自己的燃烧的灵魂,感到了初入世被牺牲的英勇 。
悲哀的基调纵观三部小说,我们读到了小说中人物的悲哀,也读到了作者巴金的悲哀 。巴金把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赋予小说中的人物身上,他把自己的情绪、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思想甚至灵魂都放进自己的小说中 。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永生的并不是爱情,而是信仰



所以我们看到了横贯三部小说中爱情的悲哀、理想的悲哀与每个人物的悲哀:
周如水因为所谓的“良心不安”的愚孝,痛失一次又一次的爱情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 。明被一个革命和恋爱相冲突的不必要的义务理念受尽折磨,错失爱情 。这样的爱情是悲哀的;明、方亚丹等无数这样的革命者为理想付出了青春和幸福,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是他们和平的工作换来的却是黑暗势力的零碎的宰割,他们到死都没有照亮的机会,到死都看不到新世界的自由和幸福,这样的理想是悲哀的;敏搭上自己的性命只炸伤了旅长的皮肉,尽管他真正的意图是要炸死对方所代表的罪恶势力,但只因人力有限,这样的人物牺牲是悲哀的 。
除此之外,巴金的悲哀还源于自己对旧社会的憎恨的愤懑无处发泄,走投无路之下的痛苦 。巴金从小就看够了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他深知工人和农民的苦难 。他立志要离开那个剥削专制的家庭,到社会中去,到人民中间去,做一个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者 。
但是一直以来,巴金并未找到正确的革命之路,而他所接受的无政府主义也只是空谈革命,并未带来实用性的成果,他满腔热血嚷着要改变生活,要拿起武器革命,但又因缺乏勇气和决心,把自己关在小资产阶级的圈子里安享自由 。但是如此矛盾的生活是痛苦的 。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永生的并不是爱情,而是信仰



但是悲哀与痛苦并没有压垮巴金,他的心是热情的,他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他把高涨的热情倾注到作品中,倾注到小说中的人物身上,如《雨》中的主人公吴仁民,从《雨》到《电》我们见证了吴仁民各方面的成长,他热情、易感伤,但他只是空喊革命,他沉溺于爱情中,渴望从爱情中解决办法,通过爱情来医治自己,但是经历了“雾”和“雨”后,吴仁民已成长为一个如“电”般智慧和经验于一身的长者 。
其实,吴仁民的成长也暗示了巴金的成熟,巴金与生俱来的热情和对人类的爱帮助他战胜了彷徨,战胜了死亡 。他不再犹豫,他奋笔创作,他通过作品把人民的心拉拢在一起,他的作品给痛苦的人送来了安慰,他的作品给无数的青年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并鼓舞着他们走向光明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