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如子演讲稿

爱生如子演讲稿
作为教师,“爱生如子”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作为母亲,虽然爱儿子是一种本能,一种责任;但是,身兼两职的我们,更应该“爱生如子” 。这样虽然有些“舍了小家”“顾了大家”的英勇,但却让更多的事情变得简单和谐、让学校的教育绽放更多的美丽!
对一名教师而言,爱生如子应该是一个应有的很高的境界,如果老师达到了这种境界,那他无疑是成功的,他是真正把教育作为一项个人的事业来经营了,证明他投入了自己的责任心和爱心,证明了他对学生无私、无悔的爱 。学生们能遇见这样的老师也一定是幸福的——因为老师愿意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愿意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辅导和帮助他们成才,希望他们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成功......
我把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都给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只有真真切切的爱,才能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
教育需要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师爱,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化作一种感悟--爱生如子,铸就师魂.同时也积累了一些转化学困生的经验,愿借此与大家共享.我们不仅是教书育人,更是把爱撒向学生 。爱,也是教育的根本,有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我班张智欣同学是个外地转学来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差,但他的智力并不差,这是怎么回事?我通过细心的了解、观察,发现了主要原因是他的家庭环境不好 。父亲忙着做生意,整天早出晚归 。母亲总是在家里纠集好几个人,天天搓麻将,连孩子正常的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更别提学习了 。于是我抽出时间,一次又一次去家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的父母终于被我的真情打动了 。母亲再三保证,只要孩子在家,就坚决不再搓麻将了 。他父亲也连忙表态说,生意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来陪陪孩子 。由于家庭环境改善了,张智欣终于能安心地学习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每天早上,他见到我时总是微微一笑,快乐溢于言表 。
老师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老师的工作便不再是“饭碗”,不再是事业,而是“良心工程” 。基于这一认识,每个老师秉持教育就是“培养”的理念,教师承载“父辈”的功能 。“培养”的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细心“呵护”,辛勤“养育”,全身心的投入;作为“父辈”的老师,此时的爱既有慈祥也有严厉,有娇宠更有期待 。老师不仅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立和自理能力,还要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识传递给学生 。老师以爱为杠杆,严慈相济,精心呵护,使他们“学会生存” 。一叶落而知秋,孩子们又怎能看不出老师的一片苦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