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论语春秋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诗经》、《春秋》、《论语》 。
《诗经》成书于东周时期;《春秋》 , 是鲁国的编年史 , 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 ,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 。
诗经论语春秋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文章图片

【诗经论语春秋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扩展资料: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 ,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 共311篇 , 其中6篇为笙诗 , 即只有标题 , 没有内容 , 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 , 又称《麟经》或《麟史》等 , 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 , 被称为“传” 。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 , 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 , 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 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 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
诗经论语春秋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文章图片

3、《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 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 , 以语录体为主 , 叙事体为辅 , 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