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告别》经典影评有感

《最后的告别》经典影评有感
文章图片

《最后的告别》是一部由张中臣执导,王耀德 / 李志刚 / 罗梦思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最后的告别》影评(一):新鲜但依旧熟悉
因为同预期的类型期待并不相称,前半段节奏对于会有点不适,但大概到中段先前铺设的线索开始往回收时,代入的东西便多了不少,开头的几个复杂的镜面调度初看还是会有被震撼到 。
但节奏渐进,新鲜感消逝 。明显可以感觉到镜头语言的系统都是源于无比熟悉的大师们,典型就是从老塔到锡兰 。不难看出导演对于欧洲大师长镜头的汲取学习,视觉设计上的风雨水火、桌子上莫名摇撼的物件、手电筒、钟表、蚂蚁、蚊虫…… 但换个庸俗的词便是“集大成者”,因为镜头语言的系统并不新鲜,从老塔的风雨水火到锡兰本土式的嫁接,甚至《伊万的童年》水井构图以及《三只猴子》里浅焦景深走出的借尸还魂的基本就是照搬 。导演自述是发小真实事件改编,但事件本身悬疑感和惊悚感十足,聋哑人与无言之牛的二位一体到对外部世界恐惧的声音通感都是亮点,但局限于视听 。使得真实事件过于概念为先了,追求电影本体似乎抽象的感觉,忽略了人物情感实的存在 。
个人在现场只打了三分,但应该是过于苛刻了,满分十分的话七分肯定是有,推荐适于所有艺术片的影迷 。但个人始终认为创作者本身选择这样的一个创作路径,却没有走的更远更深的话,那只是大师徒子徒孙用剩菜回炉重炒所呈现的一场视听盛宴 。
《最后的告别》影评(二):呵呵,皇帝的新衣
来说说我在电影节放映现场的全过程,真真是一次笑掉我大牙的经历 。
如果买票去看电影,遇到看不下去的片子,中途退场是避免进一步恶心自己 。但是出于对新导演处女作,一群有梦想年轻人劳作的尊重,我没有中途退场,也努力去思考作品想表达的东西,但凡有一点用心的设计,我都为导演点赞 。可偏偏遇到的是一群皇帝的新衣,无料却傲慢无礼,张口闭口诗意艺术你不懂,自欺欺人还不允许有其他声音出现的人 。
两个小时的电影,前半小时的空镜头是导演自我沉浸在诗意里面,但这半小时时间也太JB长了吧,你不能一直做梦吧,你总得说说你要讲什么吧 。好,然后来了一大段监控视频,主角连续的动作通过监控视角,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展现出来,刻意连续的运用监控视角给人疲惫感,再大的厂也有监控失效的时候,那剧情是不是还要卡断了 。
剧情里出现了几首诗,是电影表现诗意的地方,那LT出镜都可以说是艺术的表达了 。还有桃花源记不是初中的课文吗?为什么是小学生在读?男主是聋哑人,其他角色不是聋哑人吧,两小时的电影对话不超过几分钟,为了装深沉而深沉,并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