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大全|第一代红外制导导弹 20世纪50年代美国制造的AIM-9空空导弹

第一代红外制导导弹是什么样子?红外制导导弹是指用红外线探测器作末段制导装置的导弹 。红外制导导弹通过红外导引头 , 利用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及其空间分布 , 获得目标的位置及运动信息 , 输出相应的信号 , 由控制系统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下面就跟猎奇百科网一起具体看看第一代红外制导导弹等相关内容 。
世界之最大全|第一代红外制导导弹 20世纪50年代美国制造的AIM-9空空导弹
文章图片

第一代红外制导导弹AIM-9
技术特点
AIM-9空空导弹的导引头结构酷似人眼的结构 , 使用一个矩形透镜(这个透镜的横截面应该是抛物面形状 , 类似于放大镜)替代了Enzian导弹控制系统中原有的“操舵”镜 , 前者被安装在导弹的头部 , 其对角线交点被垂直固定在导弹轴线上 , 透镜可以围绕这个圆心水平转动 。红外线感应器则被安装在透镜的后方 。当透镜平面的长轴、导弹的中轴线还有从目标通过镜片折射到红外线感应器的红外线处于一个平面时 , 目标发射的红外线就可能被红外线感应器感知 。因此透镜折射目标热辐射到达红外线感应器的连线和导弹中轴线之间夹角可以引导导弹飞向目标所在大致方向 , 响尾蛇探测到的目标偏离导弹轴线的角度大小取决于目标热辐射到达透镜时 , 其折射点距离透镜边缘有多远 。
世界之最大全|第一代红外制导导弹 20世纪50年代美国制造的AIM-9空空导弹
文章图片

响尾蛇通过改进跟踪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命中率 。Enzian导弹通过将望远镜捕获的影像直接输送给控制系统来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 就好像前者就是一个操纵杆一样 。这意味着导弹在几乎所有条件下都只能直接飞向目标 , 通过尾追的方式来击落目标 。为此导弹不得不在航程内保持足够的速度优势来追逐目标 , 以便在追踪过程中击落目标 。而响尾蛇则采取了不同的跟踪方
式 , 一种被称为偏置导引的跟踪方式 , 响尾蛇并不直接飞向红外线感应器感知到的目标方向 , 而是飞向目标未来将要到达的位置 , 在那里与目标“会合” 。
但是仅仅靠这个还是不够的 , 响尾蛇必须具备飞行中修正自身飞行方向的能力 。如果飞行过程中导弹一直以导弹长轴为轴心进行自旋 , 那么势必影响导引头中透镜自旋时的速度恒定性 , 进而影响导弹跟踪目标时的精度 。为了修正导弹自旋带来的精度偏差 , 要设计一种感应器来感知和修正这些偏差 。所以在导弹尾部的稳定翼面外侧又加装了很小的控制翼面 , 它们被称为“陀螺舵” 。飞行过程中高速气流流过这些翼面 , 如果导弹开始自旋 , 高速气流流过控制翼面时产生的扭转力矩迫使导弹恢复稳定状态 , 从而保证了跟踪精度 。这样响尾蛇的设计师们用一种很简单的机械装置达到了与复杂的控制系统相同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