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上册说课稿四季怎么写?

一、教材分析(课件出示)
《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
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
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
二、教学目标(课件出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1个生字 。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三、教学重、难点(课件出示)
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
2、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
四、教学理念(课件出示)
1、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以情境导入,在反复练习和教师指导的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并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唱读的问题 。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一贯从头到尾按顺序学习课文的传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季节去读,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 。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创造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 。于是,开始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优美的风景图,同时提问:边看边想,你都看到了哪些季节的景色?(课件出示)这种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四季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 。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相机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并采用四步读书法来引导他们:
①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即慢速地、大声地读 。
【语文一年级上册说课稿四季怎么写?】②再读:整体感知,加深印象:即速度稍微加快读 。
③三读:圈圈划划,识记生字:即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
④四读:试读课文,巩固生字:即能够把课文较通顺、流利地读出来 。
经过以上层层提高的办法,就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 。但是,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印象,我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选水果、认生字”的识字游戏:即一种水果对应一个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选中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快速地读出生字 。(课件出示)师问:同学们,这些水果后面都有秘密噢!你喜欢哪种水果呢?把后面的秘密告诉大家好吗?如果说错了,你该怎么办呢?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时间和机会,让生字和他们一次次见面,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识字,这样就达到巩固识字的目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