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学习心得怎么写?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学习心得
刚学完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的第一章班主任的角色要求,我不自觉地有一种投入,是太多的事例,太多的技术性的东西,太多的可操作性的东西,这些无不吸引着我 。遇到问题,从怎样的角度去分析,简直是一部理性的充满科学精神的班主任宝典 。正如王老师的写作宗旨中提到的,做到了尽量减少空话、大话、套话、废话 。
边读边做了很多重点笔记,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感触颇多 。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班主任的角色意识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里工作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班主任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在学生的眼中就是一个“官”,作为自己则认为班主任就是上传下达的桥梁,让学生能在学习的同时,做好各方面的事,但读了这本书后,使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做为一个班主任,不仅仅充当一个管家的作用,还有多重身份 。
作为教师时教给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学习指导者 。作为班主任不仅仅是一般的管理者,而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在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 。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要做到关心,发现问题要敏锐,工作做到及时,态度诚恳 。但班主任要真正进入"平等对话者”的角色,不是件容易的事 。要有平等的意识,学习和探究的心态 。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班主任又成了心理工作者,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处理事件,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 。先进行诊断,然后对症下药,心理治疗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效果会更好一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单是学校老师的任务,家庭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因为不同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习注意力、个性等各方面会有所不同,低水平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实在太难教了,而水平高的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腐蚀,畸形的消费欲和幸福观,使他们见多识广因而胆大,注意力分散,学习不认真,也正因为这个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家长的素质,早就合格的父母,已成为我们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班主任理所当然的成了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所以班主任必须想办法成为家庭教育的内行,做到心中有数,脚下有根,使家庭教育对学生起到实质的作用 。
下面就举我们班的几个案例吧 。
案例一:我们班有位女生,小学开始就有一种嗜睡病,这种病会周期性地发作,一发作就只能睡觉,不能爬起来上学 。刚开始只以为是一种身体疾病,可后来慢慢发现她也有些心理方面的疾病 。比如她自己会经常烦其他同学,上课对着他们傻笑或眨眼睛,还会幻想说其他同学骂她、打她,但我调查下来她说的都不是事实 。对于她的这种心理特点,我有针对性的处理事件,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先进性诊断,然后对症下药 。现在我一直比较关注她,让班长坐她旁边,帮助她也带她一起和其她同学融洽相处,我也时不时跟她沟通,问她在学校的一些感受 。现在对于特殊的她,我们会给予更多的关心,让她能和其她同学一样融入我们这个大环境中来,让她感觉到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关爱 。经过这段时间观察她比以前开朗多了,经常和班长几位女生一起相处得很开心,也不去和其他同学烦 。我相信心理治疗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效果会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