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怎么写?

略谈一二
——之于《瓦尔登湖》
许多人将《瓦尔登湖》视为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而我却把它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 。
最近几年,在通货膨胀和房地产商等各利益体的推波助澜下,飞速上涨的房价让我们年轻一代望“房”兴叹 。虽然还未踏出大学校门,但我辈已经在心里盘算着毕业后得去哪里挣钱、得工作几年才能攒下买房本??诸如此类的问题盘踞在我辈心里,久久萦绕不得释怀,只因房价不见回头!浮夸的虽是房价,浮躁的却是我们 。
而处于19世纪初的梭罗卓有先见性地预料到我们现代人所处的窘境,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即使我们这些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生活也不见得因此而更富裕,反而会是更穷了,因为是房子拥有了我们,不是我们拥有了房子 。仔细想想,所言极是!我辈奋不顾身的冲入楼市,积蓄即将耗尽,生活却还将与房贷捆绑在一起 。我们从没有考虑过房子是什么,却将要毫无必要的穷了一辈子,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必须和大众一样拥有房子这么个东西,以致一天不拥有那属于自己的房子,心里就一天不能踏实下来,就感觉低人一等,就感觉生活不完整了,就感觉??天呐,这岂不是庸人自扰么?试想,即便是拥有了房子,我们也无法最终舒一口气,因为与房子相伴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家具、装饰??对此,梭罗也早已洞明,他说:欲望这类东西,你拥有越多,你就越是贫穷 。一个人在只有能够放下的东西越多的时候,才越是富有 。我们用大半生最美好的时间挣钱,却在生命最没有价值的部分去享受靠不住的自由,多么可怜,多么划不来的一笔交易!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们恰恰是可恨一边在金钱方面拿不起放不下,另一边又在时间方面却活活埋葬了自己!所以,是时候醒悟了!
1845年,28岁的梭罗就撇开金钱的羁绊,在瓦尔登湖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 。他用自身的实践向我们诠释出其实生活,就能这么简单!不要给所谓的仁义道德束缚住,这些早已不属于修身养性的范畴了,更多的是包裹着功利的糖衣炮弹,一切都奔着功成名就,最终让沉沉的欲望把生活压垮!梭罗仅仅花费了28.125美元便把一座能遮风挡雨的小木屋搭建好了,这说明住房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如果我们现在变的这么难,那一定是在某个地方出了点问题 。或许是欲望太多了,或许是要求太苛刻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对症下药你总能解决问题,但不要再让肤浅去局限了自己的认知!
简单的生活,不简单的追求 。
这便是梭罗的境界 。
虽然这个境界我辈可望而不可达,但也不能停滞于当下,而应有所行动 。梭罗并不希望别人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千篇1律也永远不会是时代进步的动力 。他希望每个人都能绝对自主 。所以我辈都要谨慎地找出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非简单的因袭或模仿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