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师德总结怎么写?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将近12年了 。在这十几年中,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 。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要出自内心的爱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待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并尽己所能授业于学生 。
下面是我对上述体会的粗浅解释,望不吝指教 。
1、作为学生,都愿意接近有师德(道德)的教师 。而作为教师,自然也都愿意与有教养(道德)的学生打交道 。所以,要做一个让学生和教师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教师的影响 。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得多 。可见,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且有团队精神的人,你就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所以你自己就必需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
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 。学识、道德、谈吐、权力和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你的因素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对你短暂的敬畏和顺从,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 。真正能使学生感到震撼甚至终生难忘的则是你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 。因为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当然也是在给我们国家创造希望 。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经过时间的推移,在其失去学术、外表和权力等等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
2、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在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 。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教师切记不可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对学生象管家婆一样吆五喝六 。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也千万不要把这当成是你对学生有恩 。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念念不忘的 。
3、在授业方面,师德师风不像其它有些事情,可以“以一挡十” 。特别是在中学,越是有才能的教师,越是学术地位较高的教师,你对别人的影响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相信,对学生更是这样 。学生敬重你,是希望能从你这里学到更多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耐心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把自己所有的相关知识都教于学生掌握 。现实世界是极其复杂的,你一人不可能包打世界,尤其是在理论和技术领域,总存在着大量的你不懂或暂时不懂的问题 。遇到学生提问,若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要对学生直言你对该问题不懂或暂时不懂,允诺待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复学生或与学生一起探讨该问题,而且一定要言而有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教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样做,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有助于提高威信 。千万不能环顾左右而言它,支吾搪塞,因为这样不仅会误人子弟,而且实际上也是在贬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