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梦想的力量》的教学反思
我想起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的话:“就教学而言 , 精度是主体 , 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 , 精度是准备 , 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度 , 而忽略了略读 , 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 , 既熟习了例子 , 只定了出发点 , 就得推广开来 , 阅读略读书籍 。”这段话叶老精辟地阐述了精度与略读的关系 , 精度是略读的基础 , 略读是精读的补充 , 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 , 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 略读与精度一样重要 。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指导 ,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度、略读和刘澜 。”这里同样提出略读的要求 。其实 , 在信息时代 , 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 , 在日常生活中 , 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为此我们应明确如何把握略读课文 , 我认为:
1、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 , 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 , 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 ,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 , 学会略读方法 , 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因此 , 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 , 还要受之以法 , 循法而学 。
2、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 , 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方法加以迁移运用 , 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心得的机会 。略读课上 , 学生学得更自主、更放开 , 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 。
3、略读教学作用应该多重:
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单元的最后 , 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度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 , 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 。

《梦想的力量》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 记得去年上这篇文章很失败 , 所以我认真吸取教训 , 先认真地本班学生 , 然后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确定了这一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 我将教学重点、难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瑞恩是如何实现梦想的 , 在教学过程中 , 学生很容易找出梦想实现的过程 , 所以我在此基础上层层引入 ,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坚持 , 才能让梦想实现 , 瑞恩的也感染了更多的人 , 这也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很是精采 , 如赵若彤说“只要奋斗过 , 人生就没有遗憾” , 李若坤“行动加梦想等于成功”等 。学生的精彩发言让我更深刻地体会一节课 , 走进学生、贴近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