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把自己受的磨难当回事

别太把自己受的磨难当回事
文章图片

一期《奇葩说》的主题是“当你遭受到生活的暴击会感激吗”,这里的“暴击”指的就是生活的磨难 。我们都不会喜欢生活的暴击,现场所有的辩手对这个遭遇都厌恶和痛恨,即使是正方,口气里也是一种很大的无奈和理屈词穷 。大家对苦难的怨恨与憎恶使他们内心很难放松与释怀 。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对于苦难,凝视久了,我们自己也会不自觉成为苦难本身 。心怀恨与怨,那心里就会不自觉种下恨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发芽长大 。而许多年放不下的人,正在一直精心培养着恨与怨的树苗,让它越来越茂盛强大,最终他会心甘情愿地抱着这棵畸形的大树,从此与之相依为伴 。
当有人太在乎一件事时,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放不下” 。内心放不下,就意味着我们要一直负重前行 。对于暴击,不能仇恨它、抵触它,而应该面对它、鄙视它 。你的格局有多小,你的包容心就有多小 。睚眦必报的人,会陷在他的一亩三分地里无法脱身,当别人已经在某一领域成全自己的时候,他还在自己划定的地盘做一个快意恩仇的农民 。
国医大师陆广莘在正安坐诊,说:“人呢,就是前半生在错误中学习,后半生在带病中延年 。不要老想着把一件事挖出来铲除干净,问题是不能完全解决的 。”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前半生每个人都在自我修复中成长,后半生在我们蜕变得稍稍完美时,又要面对身体的各种问题 。这种人生的缺憾与不完美正是人生的一种意义 。
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对于已经形成的过往的问题,不要太纠缠于问题本身,不要追究是谁的责任,而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应对,我们怎么做可以让这件事变得更好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如果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纠结于一件事情到底是谁的过错,各占百分之多少的原因,算来算去,大不了你多我少,大家伤了和气,也扭转不了目前尴尬的局面 。
伤害一个人,痛斥一个人,对方做错事只是一个导火索,这个人只是个由头罢了 。实际上,你的潜意识可能正好需要发泄 。表面上,通过发泄,似乎想补上别人制造的小窟窿,实际上却多了一个更大的窟窿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现在人际社会就是一个零和游戏,不加冷静与权衡的后果,就是外在得意的同时,内在却付出了代价 。
【别太把自己受的磨难当回事】人生苦短,如果拿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去求证一个没有意义的真假与对错,去缅怀一个过去的不堪回忆,不值得 。面对一切现象,我们可以拉开自己的距离,再拉长时间的轴距,以旁观者的角度多想一想,可能看起来,有些事情变得没有那么不堪 。换一个角度,我们可能会豁然开朗,也给自己的心灵以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