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学反思如何写?

《詹天佑》教学反思
西山小学刘相鲜
本人在教学中借鉴情境教学的一些做法,作了新的探索:
在抓中心句教学的同时,遵循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诱发、发展、升华”三个阶段,使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实起来,完善起来 。让学生与作者共呼吸,共命运,以激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使其受到深刻的教育 。
1、情感的诱发:
教学开始,简介时代背景: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常受外国列强的侵略 。特别到清朝末年,清政府更加软弱无能,帝国主义的气焰更加嚣张 。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政府准备修筑京铁路 。由于这条铁路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谁取得这条铁路的修筑权,谁就可以进一步控制我国的东北 。在关系到国家尊严的关键时刻,詹天佑毅然接受这个任务 。此时,学生对詹天佑的爱国之情有了一定的感受,也产生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欲望,学生的情感也由此得到了诱发 。2、情感的发展:
学生情感的发展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语言文字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着重理解
二、三两段,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品析,学生不仅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也深化了情感体验,在层层的剖析中,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
3、情感的升华:
学生对詹天佑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从中领会其杰出和爱国 。那么,在学生的心中已树立了詹天佑光辉形象 。课文第四段中讲到的提前竣工,人们设立的詹天佑铜像,外宾的赞叹等等 。学生从心底里唤起对他的尊敬、崇拜之情 。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以情育人的目的 。遵循情感发展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其严密性:情感的三个阶段,缺一不可;抓课文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语言文字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这将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 。这样,学生乐学、易学 。
总之,根据教材特点抓中心句展开教学,扣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其一定的整体性;把学生的情绪激发起来,严格遵循情感的规律,有一定的严密性;而在学法上的运用,体现其举一反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其一定的自主性 。在读读、划划、议议、画画的过程中,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课堂上真正地做到动起来 。在综合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培养 。

《詹天佑》教学反思如何写?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 。
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 。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 。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我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 。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 。我采取了直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画示意图 。尽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的时间和遍数还不是太充分 。阅读教学还是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学生自然容易"书读百边,其义自见" 。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强调的以学定教,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