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怎么写?( 二 )


“老吾老”、“幼吾幼”,都无错 。关建是,想要给予的、真的是他们所需要的么?忙碌之余,听过他们的心声么?稍微停一停脚步,蓦然回首,会不会觉得、原来只是自己想要的太多太多?
是否想过,当理想生活真的实现,又会是怎样的一副情景?所有愿望都可达成,享受生活到无以复加时,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是否打算立即生命终结、了此一生?或是将余下的大好光阴、平白浪费在不断地寻找长生不死药上?——可即便真可以不死,又有什么意义呢?活得太久、不会太孤寂么?
即便坐拥黄金万两,狂热的欣喜悄然而褪时,当寂静的夜晚来临,当一人孤枕难眠,面对无声四壁,不会有无尽的空虚、无尽的坠落感接踵而至么?——一贫如洗的岁月,整日思虑着明日的富贵荣华,有时又会不会感觉莫名的烦燥、觉得生活的索然无味呢?
人活于世,恐怕不仅是为吃饱穿暖、为着个人的物质利益而来,否则人如何区别于其它动物成为万物主宰,又如何能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人之所以可成为世界之王,是因为人有思想——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思想的生命个体,生命又是如此短暂脆弱,所以衍生平等自由、有“人权”一说 。
一些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做的事情却让人跌破眼镜:辟如扔手机比赛、美臀比赛,辟如播报新闻的主播、可以一边播报一边脱衣,辟如祼奔,辟如允许私人持枪械,辟如换妻游戏盛行、性派对司空见惯,辟如引渡犯下滔天罪行的士兵回国受审、而后变成无罪释放……种种行径,看来十分荒唐,除了可以认为是私利盛行到极致、私利被维护到极致的一种体现,实在想不出究竟还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
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发展到极致,便是私欲横行 。无道德、无黑白、无对错 。无准则的社会,其行为其风俗种种、将倒退至原始状态,只有争斗厮杀,毫无秩序 。人无心柱,必会乱性,手足无措 。
“心柱”,即指灵魂 。人,是一定要有灵魂的 。这与物质上的肉体是否死亡和消逝无关 。一个有魂的人,会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想去做的是什么,自己此生所为何来 。即使躯壳不再存在,至少也会给活着的人、留下些有价值的回味 。可惜,有“魂”的人,似乎越来越少;老一辈人所遵崇的信仰,对年轻的一代、也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 。
人们追名逐利,房子越住越高档,服饰越穿越漂亮,手机越来越新潮,交通工具越来越便利 。与人会面热聊,便是新置多少衣物家什、待遇多少、新居怎样、升职请客、酒桌称兄道弟、隔日却形同陌路、、、、渐渐的,生活变得只剩下这些;渐渐的,迷失在这种不断的应付和虚荣里,当真心正视自己时,会觉得世风日下,更会觉得世态炎凉——美好的、真挚的情感似乎已不复存在 。想不出为什么,也不明白自己要怎么做 。渴望着被人关爱,却从未付出真情,未曾做过什么努力 。只是知道自己不再轻易相信、也不能相信,包括一切前世今生的哲言,和一切既定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