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工作计划怎么写?

2009年秋期工作计划
常雪凡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 , 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 ,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 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 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 ,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
二、教学目标:
1、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 , 积极探索 ,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 提高学习质量 , 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
2、知识与技能: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 , 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 ,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 , 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 ,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 , 掌握教材 , 编写好“学案” 。
2.认真备课 , 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 做好初中各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 , 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 , 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 , 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 , 以不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
创设教学情境 , 激发学习兴趣 , 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合教学内容 , 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 教学组织合理 , 教学内容语言生动 。相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 , 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 , 查漏补缺 。
全面关心学生 , 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 , 在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 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 , 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 , 使优生尽可能“吃饱” , 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习障碍 , 增强学习信心 , 尽可能“吃得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 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 , 发展智力水平 , 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