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如何写?( 五 )


二、以程式思维为基础 , 规范公文格式
这里所说的程式思维 , 是指公文作者在起草公文过程中 , 总是借助于特定文种的既定格式 , 来体现相应的公文主旨 , 传达发文机关意愿的一种思维方式或思维习惯 。这种情况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极为常见 。虽然公文写作也要求有独到见解 , 但那是在内容方面 , 主要指公文主旨 , 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措施等 , 而在公文的形式 , 尤其是格式上 , 为了提高办公效率 , 则不要求标新立异 , 更多的是按照既定模式展开 。如许多公文文种的开头 , 一般都要求写行文根据、目的或意义;主体部分用来叙述基本事实 , 或阐明性质意义 , 或者提出措施、要求等等;结尾部分则是执行要求或申报请求等 。不仅如此 , 许多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有既定的模式 。如开头和正文部分一般只用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 其中 , 开头为简要说明;中间部分多为概叙、概要说明或简单议论;结尾处一些文种惯用“来函收悉”、“敬请批复”、“特此函复”、“希即遵照”、“妥否 , 请批复”等约定俗成的套语收束全文 。即使是非程式化语言 , 一般也要求平实化、常规化 , 反对藻饰 。而所有这一切 , 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公文形式上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 使公文能以最清晰、最简洁、最便于阅读和理解的面目出现 , 为贯彻执行提供便利 。相反 , 如果不按照这种既定模式来写作 , 总是标新立异 , 反而会为公文的理解、落实带来麻烦 。而这就必然要求公文作者运用程式思维来写作 。
三、以系统思维为保障 , 调控公文脉络
公文脉络是指公文内在的思路或思维活动的“路线” , 其作用是对公文内容进行统筹组织与安排 , 以使其眉目清楚 , 言而有序 。好的公文在脉络的掌控上是相当讲究的 。首先 , 思路必须完整 。全文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 首尾要圆合 , 中心线索要连贯 , 过渡照应要清楚 , 既没有顾此失彼、残缺不全的情况 , 也不能有缺头少尾、七零八落的弊端 。其次 , 结构要严谨 。结构要周密 , 无懈可击 , 而绝无漏洞和颠三倒四的毛病 。最后 , 行文要自然 。要行止自如 , 顺理成章 , 浑然天成 , 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而要达到这种完美的境界 , 显然又必须运用系统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