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南十大常见蛇类 原矛头蝮上榜,山烙铁头蛇排名第二

1、云南竹叶青蛇云南竹叶青蛇为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绿牙蛇、青竹标、竹叶青蛇云南亚种 。分布于缅甸、印度、尼泊尔、锡金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常生活于栖山区树上和灌丛杂草间 。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400至2600米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腾冲 。本种与福建竹叶青极相似,主要区别是本种中段背鳞只有19行 。
2、山烙铁头蛇【云南|云南十大常见蛇类 原矛头蝮上榜,山烙铁头蛇排名第二】山烙铁头蛇为蝰科烙铁头属的爬行动物 。山烙铁头蛇全长50~70cm,头三角形,有长管牙,吻端较钝,吻鳞宽远超过高,鼻间鳞大,互相接触,头顶具有细鳞 。常栖于灌木林、草丛、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时也见于路边及住宅周围 。山烙铁头蛇,是一种有明显宽浓郁颊窝的毒蛇 。全长50~70cm,头三角形,有长管牙 。背面淡褐色,背部及两侧有带紫褐色而不规则的云彩状斑 。腹面紫红色,腹鳞两侧有带紫褐色的半月形斑 。眼后到口角后方有浓黑褐色条纹 。颈部有“v”形黄色或带白色的斑纹 。
3、眼镜王蛇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毒性较大,中毒后几分钟即可导致死亡,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眼镜王蛇在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地、空旷坡地及树林里,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 。
4、白头蝰白头蝰(学名:Azemiops feae)是中国毒蛇之一,又名白头蛇,为蝰科白头蝰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白缺蝰 。白头蝰头部白色,有浅褐斑纹 。躯、尾背面紫褐色,有左右镶细黑边的朱红色窄横纹 。白头蝰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湖北、甘肃等地,常见于丘陵及山区以及栖息于山区草地、麦田兰草堆下、路边、碎石地、稻田、甘蔗田边及甘薯地旁的草丛中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
5、赤尾竹叶青白唇竹叶青(学名:Tryptelytrops albolabris)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 。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 。上颌仅具白唇竹叶青管牙,有剧毒 。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 。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上唇黄白色 。鼻间鳞大;鼻鳞与颊窝间一般无鳞片 。主要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 。
6、银环蛇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属于蛇目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 。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 。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 。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 。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 。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 。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