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度最常见的十种蛇 紫灰锦蛇上榜,黄金蟒排名第三

1、印度眼镜蛇印度眼镜蛇(拉丁学名:Naja naja),是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一种蛇,亦是眼镜蛇属中的重要代表种 。印度眼镜蛇是有毒蛇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因此得名 。此蛇种及整个眼镜蛇属的学名关键词“Naja”,语源来自印度教中的蛇神“那伽” 。印度眼镜蛇平均长度为1.4—1.6米,已知最长的记录是一条长约2.25米的雄蛇 。普通的一般也都能超过1.6米长 。在斯里兰卡最长的记录保持者是条母蛇,身长1.85米 。雄蛇的躯干及尾部一般都要比母蛇更大 。
2、亚洲岩蟒亚洲岩蟒(Python molurus),又称印度蟒、黑尾蟒 。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蛇类,主要分布于亚南亚,是南亚地区体型最大的蛇类 。2009年,其亚种缅甸蟒被确认为独立品种 。成年的亚洲岩蟒平均能长达4米,体重约为30-60公斤或以上,其围量更冠绝其它一般的蛇类 。目前,体型最长印度蟒的纪录是5.85米长(纪录者为西孟加拉邦的Cooch-Behar) 。印度蟒的鳞片平滑具光泽,头部较为扁平,鼻端阔大并且向上方翘起 。眼睛细小,拥有直线式的瞳孔,虹膜有明显的金色斑点 。其身体上有已经退化的残肢,在肛门附近有相关痕迹,成短刺状 。
3、黄金蟒黄金蟒(学名:Python bivittatus)为脊索动物门,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是一种十分稀少的变异品种 。黄金蟒的成体可以长到约7米长 。在野外的黄金蟒如果有机会与另一条黄金蟒交配,就会将它独特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但是这种几率十分小,因而黄金蟒十分难得 。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北部 。
4、棘眦海蛇棘眦海蛇,为有毒蛇类一种 。生活与海中洞穴,夜晚是最活跃的时候 。主食虾虎,也吃其他小型鱼类 。棘眦海蛇,是一种有毒蛇类,全长大约130厘米 。经常活动于海中的洞穴和岩缝中,夜晚是棘眦海蛇最为活跃的时期 。鼻孔朝上,身体前半部细小,呈圆柱形,后半部变粗,尾巴不像陆蛇那样细长如鞭,而是侧扁如浆 。棘眦海蛇主要分布于泰国湾、越南、南中国海、印尼、菲律宾、新几内亚、澳洲(包括新南威尔士、北领地、昆士兰、西澳州)等地区的海域及海岸 。
5、缅甸蟒缅甸蟒(学名:Python bivittatus)也有人称为缅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双带蚺,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亚洲岩蟒的亚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在亚洲缅甸蟒是第二大蛇,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此前最长的一条缅甸蟒长9.75米,但是大部分的个体多在五米以内,体重可达91公斤 。缅甸蟒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多居于热带雨林里 。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 。
6、原矛头蝮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 。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 。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 。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有剧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