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不剧透的前提下介绍书籍或者电影

怎样在不剧透的前提下介绍书籍或者电影
文章图片

这篇文章本来的标题可以起做《复述》,但是考虑到很多人经常抱怨我的标题太短太平,那么今天给一个足够长的 。
我经常批评现在的书评不是书评,而是内容摘要;批评现在的影评不是影评,而是剧情介绍 。批评是容易的,但是这么做不够成熟,也不够儒雅随和 。所以今天我打算建设一下,同时也回答一下我曾经被问过无数次的问题:为什么你每次都可以在不剧透的情况下推荐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而且还写得那么好?
平心而论,那些做内容摘要和剧情介绍的人并不是全无技术含量 。一方面的确有那么多人需要,有需求就有供给,有供给就有竞争 。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能够让你我看到,说明的确是有两把刷子,这个是必须要承认的 。
平胸而论,他们做的事情是复述,其实复述是一项基本学习技能来的 。如果你要评价一本书,评价一部电影,复述一遍内容是基础要求 。大多数人其实做不到,要不然就是无法完整复述,要么就是一开始复述人就全散了 。你在朋友的聚会上应该领略过,有些人一开口大家鸦雀无声,有些人一开口大家做鸟兽散,可见酒桌上都是些鸟人 。
复述就是剧透,对吧?而且是严重剧透 。很多人连剧透都透不好,这就说明剧透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是人人都有 。要注意,最好不要像我这样把“透”字当做动词直接用,有些时候会有麻烦 。为什么透不好?就是没有足够多的复述训练 。
我们在幼儿园时代,就已经开始进行复述训练 。老师或者家长在讲完一个故事之后,请小朋友起身复述一遍 。然后许多小朋友觉得压力很大,认为这是在抽考记忆力,或者是测试公众演讲心理压力,就不那么爱开口 。而有些小朋友(比如说我)就很喜欢复述故事,不单复述幼儿园画册上的故事,还要从家里带故事来,复述给小朋友们听,享受一群人围在自己周围津津有味聆听的感觉 。
很小的事情,幼儿园日常训练中并不起眼的一项 。但是通过复述,大量重复地复述,其实是个很快的学习过程 。大概能够从中学到两样东西:1、结构或者说范式;2、节奏 。
简单说就是通过复述,等于是在研究不同的故事 。那么一个人很快就会发现,故事虽然有无穷多个,但是结构类型,或者说是故事的范式,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 。比如说《葫芦娃》,看到金刚葫芦娃老二打上山的时候,再愚钝的人也会猜到,后续的故事是一个娃接一个娃打上山去,而且必然都失败 。只有最后那一下,终于扭转乾坤,但凭借着丰富的听故事经验,估计那时候老头得死,否则葫芦娃无法爆发---这就是范式,七个葫芦,那么就有七段故事;有个老头,老头就得牺牲去点燃小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