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协议书写法怎么样?( 十 )


那年我班同学悄悄传阅着一个《爱情协议书》,是关于她和他的 。这可是一个浪漫的开始,甚至有点传奇 。他和她约定,他们的爱情存续期为三年,高考结束协议自动失效,从此天涯海角,各奔东西,互不相扰,并特别强调双方不得提任何感情损失的赔偿问题 。
我们看后付之一笑,不约而同想起各自儿时过家家的天真游戏 。我的高中是在一个偏僻的普通高中度过的,美丽的白河水清澈见底,曲折蜿蜒依傍学校一侧流淌,这里不是桃源,却有曲径通幽的妙处 。协议书在这个颇具古典味道的小地方掀起了一场关于后现代爱情的大讨论,从此他俩成了名人 。学校老师似乎也被感动,除了受命领导特别眷顾过他俩几次外,竟然不管不问 。也许在老师饱经沧桑的眼神里,读到的不是大逆不道的张狂,而只是青春的懵懂和青年的浪漫 。
没有人严肃的看待过这段爱情,如果有,也只是对他们出双入对的好奇,以及对这种超开放爱情之结果所持有的观望态度 。那些日子,每当我读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总是陷入沉思,现实有时真的像花,瑰奇,像雾,迷离,像风,缠绵,像雨,浑浊 。她活泼,爱唱歌,她的嗓子很好,颇得李玲玉的神韵,那首《相见时难别亦难》唱的惟妙惟肖,歌声总会出现在一些纯情男生的美梦里;他很爱运动,打篮球是一个好手,女生暗地里叫他“皮蓬”,一个前NBA球星 。如果,没有这份爱情协议书,他们的爱情本来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就像那句老掉牙的话:天作之合,或者无厘头的戏谑:爱的天衣无缝 。
我注意过一个细节,除了平常他们之间的举案齐眉,每天晚上自习放学,他会第一个冲出教室,她也决不落后,而他们并不是一个班级的,却每次恰到好处的在楼梯间相遇,几乎是同时到达的 。那时手机还是稀罕物,在我们学校几乎是闻所未闻 。后来我问过他,怎么那么准时,每次都能正点相遇,他笑笑,点了一只烟,似乎是在回忆很久远的事情,眼皮抬了抬,漫不经心的说,我们用呼机,约定时刻一起冲出教室,谁如果落后,谁就得把谁背下教学楼,要知道我们那时在六楼,而且没电梯 。我叹了一口气,羡慕的调侃,真浪漫,好浪漫,写出来可是一段佳话呀 。他告诉我三年中他背了她28次,而她背了他19次 。我很是奇怪,我怎么一次也没看到呢,他嘿嘿一笑,说:事情已经过去了,也不隐瞒你,我们若谁迟到了,就在楼梯间等着同学们都走了,再背着下楼,其实大多时候彼此都会有意识的放慢脚步等着迟到的一方“准时”到来 。我恍然大悟 。
三年波澜不惊,光阴溜走,短促的如一声叹息 。有人说时间如筛子,我们的往事总被筛的支离破碎 。就说爱情吧,一次浪漫邂逅,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听起来仿^***总是那么如诗如画,燕燕轻盈,盈盈娇软,亦真亦幻,是焉非焉,可又有谁能真正看的透起承转合的悲苦 。很多时候,爱情真的成了“幻”,而没了“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