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语文教学反思怎么写?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时代,人们要处理大量信息,应对迅速变化的环境,仅仅靠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已不能受用终生 。要适应未来的社会,人们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而终身教育又要求人们能够培养可以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现代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极目标,即以培养学生自求自得、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为目标 。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自主学习的技能呢?下面结合案例谈两点:
首先,知疑善问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知疑善问 。知疑善问可以避免学习误入歧途,并获得新的理解 。知疑是提问的前提 。提问有自问和问他人之分,自问就是自己善于提出问题,然后自我解决问题;问他人就是有问题求教于他人,请别人解惑 。相比之下,自问更为重要 。知疑善问是我国传统学习观的精华,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辨证观 。朱熹主张:“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也就是说,学习没有疑问的,要鼓励他提出疑问,提出疑问得到解答,学习就取得了进步 。在他看来,质疑要经过两个阶段:由不疑到疑的阶段和由疑到不疑的阶段 。正是这种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中,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在这个案例中,贯穿着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问既是目标也是手段,学生在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品味词语,理解句子,与文本、作者深入对话,同时掌握抓住关键词提问,联系上下文解答的学习方法结构 。
第二,教用结构工具 。要让学生确实能做到主动、独立地学习,十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叶澜教授指出,“工具”不是指学具,而是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学习方法的结构,教会学生学习结构及掌握、应用结构主动、独立学习 。上课时,老师按结构过程一步一步教学,给学生一个按合理的结构过程学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熟悉这一过程后,老师不再板书,而是学完一个过程后,有意提问学生:“下一步该做什么?”帮助学生把结构过程有意识地记在心中,并在学习过程中实现 。如案例中品味句子的方法结构,自学卡的设计,不但使学生熟练掌握了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而且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已能独立学会某种知识的自豪感,学到的学习方法还常常在课外学习中应用 。久而久之,对结构的`感知、发现和用结构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到了根本的培养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王硕
《她是我的朋友》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执教此课后,我对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感触颇深,《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体现教与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已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有如下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