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生父醇亲王奕譞的墓为何会被慈禧挖开?

【光绪生父醇亲王奕譞的墓为何会被慈禧挖开?】众所周知,慈禧与光绪帝并不是亲生母子关系,有传言慈禧甚至还曾经挖开了光绪帝生父的墓,真有这回事吗,这是为什么呢?
在北京西郊的妙高峰下,有一座俗称“七王坟”的园寝,这是清朝醇亲王奕譞的茔地 。据说奕譞死后多年,园寝上的一棵古树竟被慈禧太后下令砍去 。关于此事起因,要从奕譞亲选园寝谈起 。
奕譞选定这块风水宝地时,还不到30岁 。此地泉壑幽美、层峦叠嶂,景色宜人 。当时奕譞正在蔚秀园养病,有一日到西山响堂庙闲游,该庙距妙高峰不过十里之遥,是醇王旧仆、太监王照禄、王正光修建的 。他们带着风水先生李唐和醇王一起到妙高峰勘察 。李唐认为该处风水最佳,奕譞喜极,不复狐疑,一言决断 。但不久就有人谓此处不可用,奕譞另请风水先生看视,最终拿定主意,在此地修筑了园寝 。
为了帮助奕譞置买茔地,慈禧太后和同治帝还拨给了白银五万两 。对此他不禁感激涕零,特别赋诗一首,刻碑立于园寝,作为纪念 。其中有“何幸平生遭际盛,圣明钦赐买山钱(原注:买山建茔,蒙慈恩圣恩赐银五万两)”之句 。
醇王园寝坐西朝东,前方后圆,依山顺势,步步升高 。台阶之上,建有碑亭、月牙河、石拱桥、享殿、宝顶 。按清朝制度,王公府第、园寝应用绿、蓝色琉璃瓦,而醇王碑亭却覆以皇家专用的黄琉璃瓦 。仅此一端,就显示出醇亲王身份的不同凡响 。据记载,奕譞过世后,最初运输的碑石比目前竖立在碑亭内的石碑高大许多,因过于沉重,中途无法上山,不得已留在山下,雕刻碑文后就竖在醇亲王同母弟孚郡王奕譓园寝(现称九王坟)的碑亭内,而将孚郡王园寝一块较小的石碑运上了山 。
园寝内泉水淙淙,林木茂盛 。除了苍松翠柏,在奕譞墓道前,还长着一棵古老的白果树(银杏树),树身八九人合抱,高十数丈,据说是金元时物 。然而,就是这棵枝繁叶茂的古树,竟使奕譞死后难安 。
关于古树被伐一事,记载最详细的是王照的《方家园杂咏纪事》:内务府大臣英年,素讲堪舆(风水),曾为慈禧太后择定普陀峪万年吉地 。他急着想升官,就找机会对太后献媚说:“醇王园寝有古白果树一株,高十余丈,树阴数亩,形如翠盖,罩在墓上,按地理有帝陵之象 。而且白果的白字,加于王字之上,明明是个皇字,于皇家本支不利,应请旨速伐此树 。”太后就说:“我就命你等伐之,不必告他 。”
“他”即指光绪帝 。内务府诸臣虽领懿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奏闻皇帝 。光绪帝不许,并且严厉下谕:“尔等谁敢伐此树,请先砍我头!”诸臣只好又去请示太后,太后态度如旧 。相持月余 。一日,光绪皇帝退朝,听太监说,太后已于黎明带内务府人往醇王园寝 。光绪帝急忙命驾出城,奔至红山口,遥见亭亭如盖的白果树没了踪影,不禁号啕大哭 。连哭二十余里,至园,太后已去,树身倒卧,数百人正围着砍树根 。周围还挖了十余丈的深池,用千余袋石灰沃水灌其根,以防止复生芽蘖 。光绪帝默然无语,步行环绕墓三周,顿足拭泪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