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中药养|这三味药,从头到脚治痰湿

从头到脚中药养(这三味药 , 从头到脚治痰湿)
首先来简单谈一谈痰湿体质的外在表现:上眼睑略浮肿;嘴巴黏黏糊糊、舌苔厚腻;脸上常泛油光;腹部肥满松软、身体沉重 。
那什么是痰湿体质呢?由于津液运化失司 , 而痰湿凝聚 , 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
痰湿体质形成的原因何在?痰湿体质多是脾虚失运 , 水湿内停导致 。
从头到脚中药养|这三味药,从头到脚治痰湿


那么 , 痰湿体质有什么特点呢?1、形体特征:四肢肌肉松弛、多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
2、肌表特征:面部多汗且粘 , 皮肤分泌油脂旺盛、面色微黄且暗 , 眼泡微微浮肿 。
3、体力特征:做事容易感到困倦 , 时常感到身体沉重 。
4、舌象特征:舌体白胖 , 舌苔厚腻 。
5、体感特征:对梅雨季节以及潮湿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
痰湿容易导致的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有痰湿的因素 。
从头到脚中药养|这三味药,从头到脚治痰湿


痰湿怎么治疗?健脾利湿化痰 。
痰湿是痰湿体质发病的主要原因 , 而脾又是生痰之源 。因此治疗痰湿首先要做的就是护脾 , 不伤脾胃 。
治疗痰湿的几位中药:
1、黄芩
我国医书曾记载:“黄芩色青带黄 。黄则入土 , 青则入木 , 故为调治木土之药 。痰证为土家之实 , 宜调治以木 , 故黄芩善当此任 。”
黄芩味苦性寒 , 寒则去火而降 , 苦百思特网则泄邪而开 , 故黄芩有开降痰浊之功 。脏者中实 , 腑者中空 , 入木之药 , 实心者多入肝 , 空心者多入腑 。腑源于府 , 府者 , 聚也 。胃有逆 , 治以胆药黄芩 。若伍以姜、夏、藿、苏等 , 效果尤佳 。妊娠之呕吐用之效佳 。小柴胡汤为少阳之名方 , 该方之主治多有脾胃症状 , 而柴胡、黄芩乃其中之要药也 。《神农本草经》谓黄芩“主诸热 , 黄疸” 。因其寒而除热 , 因其入土而消湿 , 因其属木而疏泄 , 故热结之黄疸可治也 。所主之黄疸者 , 湿热也 。痰证亦湿热之性也 , 故黄芩可治痰 。
从头到脚中药养|这三味药,从头到脚治痰湿


2、茯苓
茯苓能够健脾 , 而“脾为生痰之源” , 所以 , 通过茯苓的健脾作用 , 以达到治痰的目的 。
痰饮病 , 是由于局部组织分泌物过多导致的 , 如肺组织分泌物过多 , 从而表现为多痰、咳嗽;胃肠道分泌过多 , 表现为恶心、呕吐;痰饮上犯的话还会表现为头晕、目眩等 。茯苓通过其利水作用 , 能够使组织的分泌物减少 , 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 。《金匮要略》之小半夏加茯苓汤主治“卒呕吐 , 心下痞 , 膈间有水 , 眩悸者” , 系由于痰饮内停所致;半夏厚朴汤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 是由于咽喉组织水肿所致 。是故 , 茯苓历来被誉治痰之神品 , 也就不足为怪了 。
从头到脚中药养|这三味药,从头到脚治痰湿


3、二陈汤
二陈汤可以为身体开路 , 很多人喜欢进补 , 但是在进补之前一定要先把痰化掉 , 就是要先清然后再补 , 否则 , 那些有营养的东西一旦进到体内 , 就会被身体里潜藏的邪气半路截获 , 去不到该去的地方 。所以有些人在进补时会发百思特网现 , 怎么好像越补越虚了 。因为这时候你补进去的不是营养 , 而是痰湿 , 换句话说 , 所有不能被机体运化吸收的东西 , 都会变成身体的负担 ,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痰湿越养越多 。这个时候 , 如果有了二陈汤作为开路先锋 , 先把埋伏的敌人“痰湿”清理掉 , 那么 , 即使是再粘腻的补品都能畅通无百思特网阻地消化吸收了 。

【从头到脚中药养|这三味药,从头到脚治痰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