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读后感怎么写?( 二 )


问师者,何为“德”,我是老师,我就是师德 。得知上半年被学校评为“优职”,自胜心倍增 。虽然人老也需要表扬哟,谢谢!

《我的教育故事》读后感怎么写?


【《我的教育故事》读后感怎么写?】《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读后感
这本书一共分六章,其中每一个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教育理念都是通过一个个教育故事引出来的 。很庆幸我最近能读到这本好书,让自己在读书中反思,在读书中感悟,在读书中改变 。
首先,在读这本书时,我再一次深深地认识到理解孩子的心的重要性 。这也是作者在第一章中就提到的 。我们曾经都是孩子,都有着自己各种各样的小心思,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这些错误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制造错误而犯的,很多时候是孩子的一种学习,一种对世界的探索,是孩子想得到肯定的一种方式 。但是,我们却大多数时候在曲解孩子的用意,一味批评,这是很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我们小时候肯定也有过同样的心思,过一样的事,犯过一样的错误,也一样地期待过别人的理解,但是遭到的却是批评,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那现在我们长大了,为什么却忘了当年的感觉,而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同样的情况呢?这实在没有理由可以说得过去!后来,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因为父母、长辈的教育方式,会深深地给后代烙上烙印 。因此,我们在做父母以后,一定要去改变自己身上这些不好的烙印,不要让它出来“作乱”!而对于我这样一名教育者更应该把这些从长辈那继承来的烙印去掉,因为,我影响的不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家庭 。
其次,教育孩子要有原则,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是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这样我们教育才能有效果 。对孩子的爱要有度,我们现在提倡不要给孩子浇凉水,但是也不能给孩子浇开水,两者都是对孩子成长不利的 。只有温水,才是真正适合的温度,才能教养出真正的能自律好孩子 。但是讲究原则不是苦口婆心、长篇大论的说教 。一来,孩子不能理解,说再多也是没有用的;二来,这样的说教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是要讲究方法,要做到见招拆招的 。教育别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除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之外,还需要不断的思考、总结,总之教育是一项集体力运动和强大的脑力运动于一身的充满智慧的活动,我们永远不要指望用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把孩子教育好,存在这样思想的家长,往往要自食苦果 。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道理也对我而言也同样适用 。
再次,在书的结尾提到了学习动力的问题 。是啊!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做任何事,都得有一个让自己“心甘情愿”的理由 。少了这个心甘情愿,什么努力都要打折扣 。这就需要我们摸清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孩子的情况我们要怎样给予指导才能让他们有学习的动力?这是很难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但是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孩子学习基本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其实,学习如果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的话,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连我们大人都难以坚持,更何况是孩子?因此,我们也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怎样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