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有哪些是歌曲 有哪些诗词歌赋被改成歌曲了( 二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作品】:渔家傲
【内容】: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
【年代】:唐五代
【作者】:张籍
【作品】:秋思
【内容】: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有哪些诗词歌赋是和音乐乐器有关的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如私(白居易 琵琶行)
听颖师弹琴
作者: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2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贺《听颖师弹琴歌》: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娥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
李白
《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倚,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诗词歌赋有什么区别?“诗、词、歌、赋”的区别如下:
1、从时间上: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诗就可以从《诗经》追溯起 。歌,一般指元曲和古代的民族美声唱法,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
2、从文学体裁方面: 诗,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 。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 。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 。
3、从和音乐的关系方面: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阅读者少;“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 。歌,是歌词在文艺学分类上的名称 。入乐与否,是歌和诗的根本区别 。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
诗词歌赋有哪些是歌曲 有哪些诗词歌赋被改成歌曲了

扩展资料:
诗词歌赋,是人们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学的概称,即诗、词、歌、赋 。
1、诗
诗,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 。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
唐朝是诗的国度,诗人辈出 。唐朝诗歌发展达到了顶峰 。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如同万芳园中的百花,竞相斗艳 。
2、词
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
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
3、歌
在汉语中“诗歌”常并称,但“诗”与“歌”明显不同:“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阅读者少;“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 。“歌”是歌词在文艺学分类上的名称 。入乐与否,是歌和诗的根本区别 。
“歌”一般指元曲和古代的民族美声唱法,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 。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 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