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押韵|从律诗的押韵谈起

律诗押韵(从律诗的押韵谈起)律诗押韵|从律诗的押韵谈起



从律诗的押韵谈起:新诗创作为什么要押韵?
格律诗的格律,本来包含,两种意思 。格是格式,律是声律,声律包括平仄和押韵,律诗不仅要讲平仄,而且要押韵,一般的汉字都是拼音字的声母和韵母拼成的,同韵母的就叫同韵字,如安、担、干、贪等字的韵母都是“an”,把同韵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对句的句尾),就是押韵 。
律诗首联的出句(第一句)的句尾可押可不押,其它各联的出句(三、五、七句)的句尾不用押韵,对句,(二、四、六句)的句尾必须押韵 。
律诗对用韵的要求很严,必须一韵到底不许换韵 。而且要求押平声韵 。
如杜甫的《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百思特网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
这首七律的2、4、6、8句的句尾“临”、“今”、“侵”、“吟”的韵母都是“in”这就叫押韵 。而且要一韵到底,没有换韵 。
唐以后写律诗的人是严格的依照韵书来用韵的 。唐、宋诗人用的是《切韵》和《唐韵》,后来有人总结了唐、宋诗人用韵的规则,编了本诗韵,这就是明清时代普遍使用的《平水韵》 。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个韵部,每个韵部用一个字作代表 。详细请见下图片:
律诗押韵|从律诗的押韵谈起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个韵部,每个韵部用一个字作代表 。
《平水韵》虽然产生在唐朝以后,但因他是根据唐宋诗的用韵规则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一百零六韵,对于研究古典诗歌的用韵是有帮助的 。
除《平水韵》外,也还有其他一些韵书,如《诗韵集成》之类,这些韵书,对于我们研究律诗的押韵规则都有用处 。
应该指出我们学习了格律诗的押韵的知识可以在学写古典律诗时好能正确地运用 。同时我们应从学习古典诗歌的押韵问题,得到启示:
几千年来,从《诗经》一直到唐诗宋词元曲 。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诗歌的最大的特点——要押韵 。押韵才能顺口,押韵才能好传唱 。押韵,才能便于记住 。我们平常说话,讲道理,随时就可以引用古诗词 。可是很少有人引用现代诗词 。那种冗长,又不押韵的诗句谁能记住多少?所以诗歌的押韵问题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 。
押韵能更艺术的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押韵不只是律诗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也是一般诗歌(包括现代诗)应共同具备的特点 。
律诗押韵|从律诗的押韵谈起



鲁迅说:“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不必依旧韵,只要顺口就好 。”
这就清楚的告诉我们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特点,他必须押韵必须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
鲁迅还说:“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可惜中国的新诗大概是前一种 。没有音节,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能在人们的脑子里将旧诗挤出,占了它的位置 。”
我以为新诗要发展一定要遵循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固有特点 。正如毛主席对新诗的要求:“精炼、大体整齐、押韵” 。
我们现在许多的新百思特网诗创作不注意押韵,实际就失去了诗歌的本质特征 。距今两千多年的的诗经
和现在的普通话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至今有些诗歌我们感觉依然押韵,读起来郎朗上口 。这样的诗歌怎么不会流传下来呢?例如《诗经》中的“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
这是一首写怀念亲人的歌曲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 。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 。《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 。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 。民谣是在民间传唱的,诗歌就是用来歌唱的 。押韵至关重要 。
我们今天讲的是律诗的押韵规则 。律诗的押韵规则比较严格,必须一韵到底,不许换韵 。而且要押平声韵 。隔句押韵 。(即在双数句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