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赞美桃花的诗句古诗:灼灼桃花之美的经典古诗赏析

白居易赞美桃花的诗句古诗(灼灼桃花之美的经典古诗赏析)提到与庐山有关的古诗 , 我们第一时间能想到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 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其实白居易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也写于庐山 。
这首诗便是《大林寺桃花》 。诗从标题到内容没有一句提到庐山 , 而唐代时位于庐山大林峰的大林寺如今也早已湮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 如果不熟悉诗写作的背景 , 不知道大林寺的历史 , 大概很难将其与庐山联系起来 。
写作此诗 , 正值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 。江州为今江西九江 , 正是庐山所在之地 。白居易此诗 , 写庐山深山古寺旁初夏时节的风光 , 通过对山里与平地风景迥异的描绘 , 写出见到春景仍在的惊喜 , 透出对春的留恋与喜爱 。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
“开到荼蘼花事了” , 农历四月 , 初夏已然来临 , 山下百花谢尽 , 再难找到花的踪迹 。诗人首句用“芳菲尽”三字总括 , 写出春归后人间百花凋落、再无花开的景象 。
而次句转到山中来 , 一树树正在开放的桃花却映入诗人眼中 。诗开头用一个“人间”起 , 仿佛此中到的是另一个世界 , 用白居易自己的话说便是“若别造一世界者” 。
山下芬芳凋零 , 山寺桃花盛开 , 本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高低错落造成气候不齐 , 从而导致的景观参差差异 。从中 , 白居易却有了别样的感慨 。
他说 , 我常常为春去后无处再寻觅而感到遗憾哀愁 , 谁知 , 她却转到这深山古寺中来了 。语句中透露着惊喜 , 也含着不尽的希望 。
我们都以为 , 春花落尽之后 , 时令上来到夏天 , 春就已经从人间离去了;其实 , 她或许只是调皮地转了个弯 , 从我们所常见着的地方转到了人迹罕至的另一个地方了 。当我们不经意的巡游 , 她又会不经意地与我们再一次“邂逅” 。
白居易这首《大林寺桃花》写得直白却生动 , 将春天写得仿佛也长上了脚 , 可以任意在自然间游走 。诗清新可爱 , 构思精巧 , 被赞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他是在写深山寺庙旁令人始料未及的 , 无比欣喜的桃花与春意 , 没有讲自己直谏不讳被贬谪了 , 没有说他贬谪后的心路历程 , 但从中 , 我们还是联想到、读出来 , 白居易“乐天”的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