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氏|百家姓氏对联大全

百家姓氏(百家姓氏对联大全  )
姓氏联 , 是楹联百花苑中一个多姿多彩的品类 。
姓氏对联代表的是血缘关系,家族史的来源和发展 。
百家姓氏|百家姓氏对联大全




弹铗讽歌奇食客;
让功倚树怪将军 。
上联典指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的门下著名食客冯驩(生卒年不详) 。冯驩曾经替孟尝君去其封地薛邑收取债息 , 把不能还息的佃户的债券烧掉 , 帮他收买民心 。孟尝君遭谗言被夺齐相国之位 , 又是冯驩施计帮他恢复职务 。冯驩留下“弹铗长歌”、“烧契市义”、“狡兔三窟”等成语故事 。
下联典指东汉开国名将冯异(?-公元34年) , 字公孙 , 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百思特网东)人 。冯异原为王莽新朝的颍川郡子 , 后来归顺刘秀 。并随之大破赤眉军 , 征河北、守孟津 , 继而平定关中 , 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刘秀称帝后 , 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 , 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 。建武十年(公元34年)病逝于在军中 , 谥曰节 。冯异为人谦让 , 诸将议论战功时 , 独自避立于树下 , 故军中称之为“大树将军” 。【笔记】冯驩 , 《史记》写作冯驩 , 《战国策》写作冯谖 , 同一人 。
百家姓氏|百家姓氏对联大全




振兴汉祚追高武;
感慨民生怆蓟幽 。
上联典指南朝梁名将、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公元503年-559年) , 字兴国 , 小字法生 , 吴兴长城(今浙江省长兴长城下若里人)人 。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 , 汉太丘长陈寔之后 , 好读兵书 , 精于武艺 , 明达果断 。陈霸先出身低微 , 受萧映赏识 , 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 , 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 。通过平定“侯景之乱” , 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 。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废梁敬帝 , 自立为帝 , 建立大陈 , 改元永定 , 是为陈武帝 。高武指汉高祖、魏武帝——原陈朝吏部尚书姚察语云“高祖英略大度 , 应变无方 , 盖汉高、魏武之亚矣” 。在位三年 , 谥曰武皇帝 , 庙号高百思特网祖 , 葬万安陵 。侄子临川王陈蒨继位 。
下联典指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公元659-700年) , 字伯玉 , 梓州射洪(今属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 , 因曾任右拾遗 , 后世称为陈拾遗 。是诗歌革新的先驱 , 其文学理论对当世影响很大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 , 慷慨任侠 , 24岁举进士 , 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 , 授麟台正字 。后升右拾遗 , 直言敢谏 , 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 , 对边防颇有些远见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38岁时 , 因父老解官回乡 , 不久父死 。陈子昂居丧期间 , 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 , 加以迫害 , 冤死狱中 。其存诗共100多首 , 其诗风骨峥嵘 , 寓意深远 , 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 ,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
百家姓氏|百家姓氏对联大全




史记补遗膺博士;
碑文誊录赖书家 。

【百家姓氏|百家姓氏对联大全】

上联典指西汉经、史学家褚少孙(生卒年不详) , 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 , 寓居沛县(今属江苏) 。成帝年间 , 褚少孙与张长安 , 唐长宾等三人同应博士殿试选 , 即有提问 , 对答如流 , 三人均晋博士 , 故《鲁诗》中有唐、褚、张之说 。少孙甚爱《史记》 , 曾补写过司马迁的《史记》 , 其中补写的有《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成列传》 , 共计十篇 。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褚少孙开创了鲁诗学之先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