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青青柳色新是哪首诗:送元二使安西赏析和注释

客舍青青柳色新是哪首诗(送元二使安西赏析和注释)
唐代大诗人王维有一首著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根据《大唐传载》记载,这首七绝一经问世,就被当时著名的歌唱家李鹤年编成了《渭城曲》 。
这首曲子从唐朝的开元、天宝年间,一直走红到了中晚唐时期 。到了宋代,因为苏轼闹出的一场“误会”,它被改名为《阳关三叠》,同时传播达到高峰,成为宋人饯别时的保留曲目 。后来,在明清时期变成琴曲,成为了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阳关三叠》 。
王维在唐朝天宝年间曾担任宫中太乐丞,按照现代的话说,他就是在外交部下属礼宾司管理礼仪接待用的音乐 。而且王维不仅精通音律,还擅长绘画 。
他这一首送别小诗,前两句写得风景如画,后两句写得义重情深 。至于诗中送别的对象,看样子应当是一位被公派赴安西戍边的官员 。《唐律》中称,杜甫说这位“元二”即诗人元结 。一、《送元二使安西》赏析《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本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有学者分析,应当是写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以后,即安史之乱以前 。
诗的开篇第一句,直接点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在长安西北的“渭城” 。那里曾是秦代咸阳故城 。唐人从长安出阳关,都是从渭城出发,因而渭城里面设有专门的官方驿站 。
清晨,下了一场阵雨,不一会儿就停下来了 。所以说是“朝雨浥轻尘”,雨不大,只是把地面刚刚打湿而已 。
这一场雨可以说是下得恰到好处,因为雨小,正好把官道上扬起的飞尘洗净,且路上不会留有积水跟泥泞 。
细雨沾湿了道路两旁青青的柳树和客舍的白粉墙,让它们的颜色变得清新可爱,就像是刚刚用丹青染出来的一样 。
送别的题目,经常会被写成伤感之作 。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末句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而王维自己也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的句子 。
但是,王维在这首诗中的送别,却是非常平静的 。这是因为,元二是奉王命前去安西前线戍守的 。当时大唐国力鼎盛,安史之乱还没有爆发 。
尽管安西荒僻,生活上不如长安便利,却也没有太多的危险 。并且任职期满后,假如不出差错,元二还有可能会得到朝廷的褒奖,或者还会升官 。
尽管如此,王维还是要在诗中表达出对朋友元二的不舍之情 。与好兄弟在一起,就不作“儿女共沾襟”式的话别了 。国人在和朋友宴饮送别时,喜欢互相敬酒,因此王维才会在诗的最末两句中说“劝君更进一杯酒” 。
再喝一杯,再多喝一杯,为什么呢?因为这一杯酒代表的是“兄弟情谊” 。出了阳关,到了安西都护府 。那儿虽然有酒,却没有可以共饮的“故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