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诗词讲解视频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怎么样

我们这七十年代的人 , 如果不是家中有较好的读书环境 , 那么基本上是缺少中国古文化滋养的一代 , 那时的书中 , 只有英雄主义 , 只有刻板教育 , 整天做的就是分析中心思想 , 好好的一个故事 , 非要整出点儿意义来 , 饶是爱语言的孩子 , 也是对语文课敬而远之 , 对于中国古文化的启蒙 , 我是直到初中才稍稍有所接触 , 这还得益于一位非常好的语文老师 , 她对旧课本的厌恶与我们孩子是一样的 , 所以她找一切时间教我们背古诗歌 , 虽然学习的时间很少 , 只有每次早自习 , 但是影响却是深远的 , 我是直到那时才知道 , 原来语文可以学得这么美 。但学到的毕竟太少了 , 所以我现在写文章时常常深恨自己年少时学到的背会的太少 , 以至于从来没有出口成诵的时刻 , 自己文化底蕴的缺失 , 让我深知一个人如果喜爱文学 , 年少时哪怕只是囫囵吞枣地背诵 , 对一生都是极有好处的 。到了上班再恋爱结婚后 , 再喜欢的东西 , 也没有多少精力去学习与弥补了 , 常常是去书店买了回来 , 很认真地挑了一个时间捧着书 , 却没有百分百的心思认真去品味 , 这真是人生之最大的遗憾 。如今已经过了靠死记硬背获取知识的年龄 , 只有一些闲散而亲和的文字或还能引起些共鸣 。于丹老师之名气 , 带来的评价我想会是两种 , 有的人全心全意地喜欢这个饱读诗书的女子 , 有的人却是嫌她硬气有余 , 而温柔气过少 , 但无论哪种印象 , 都不能不让我们对她的博爱有丝毫质疑 , 若放在古代 , 这个女子也定是个相当了得的角色 , 当然放在现代 , 她的脱颖而出也绝非毫无道理 , 一个女人 , 能够于芸芸众生间绽露自己的特色 , 定是有着别人没有的奇特地方 。从前在电视中看到的于丹 , 我总是嫌她霸气有余 , 但是这本新书《重温最美古诗词》却让我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 , 纵然是再硬线条的女子 , 骨子里也有着她天性中的柔韧与温情 。能够通读古典诗词的女子 , 无论如何 , 也能于那春花秋月里觅得一丝静谧与安稳 , 只不过有些女子会以别的姿态掩盖或者掩饰掉了 。怀着虔诚的心读这本书 , 这样的书 , 不能一下子关键吞掉 , 若是如八戒吃人参果一样 , 囫囵吞下 , 那么便什么滋味也品尝不到 , 它需要你一点点慢慢地 , 假以时日地去品味 , 而你捧卷的时刻 , 一定要静 , 或者寻个午后 , 或者寻个角落 , 在于丹老师的引领下 , 与春秋重新际会、与斜阳明月相邀、与田园登临把酒 , 那些我们早已寻不见的美景良辰 , 那些我们被现代生活埋葬掉的自然风光 , 那些我们没有时间安静下来倾听的惆怅情怀 , 那些我们内心一直都在 , 却再也寻不见的诗意 , 只有寻一个安静的时光 , 只为你自己的心而阅读 , 你才能体会到此书的妙此书的清静此书关于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重温最美古诗词》不是传统的诗书集 , 上半部分是诗词 , 下半部分是一个又一个冰冷的注释 , 如若想吸收 , 就没日没夜地去背吧 , 它更像是一本散文集 , 以春、秋、斜阳、明月、田园、登临分类 , 以于丹老师自己对于诗词的感悟来讲解 , 于潜移默化中让我们欣赏到一首又一首的佳句名篇 , 结合现代人的思索 , 更会让人对于古诗所创造的美产生一种思慕之情 , 读这样的书 , 如品一盅下午茶 , 悠悠的 , 半日时光便溜走了 , 怡情怡心 , 恰正似诗云“偷得浮生半日闲”般心中窃喜 。人至中年 , 少了些获取占有之心 , 只有些与彼相遇便是最好之意 , 所以那些最美的古诗词 , 年少时来不及背诵 , 甚至都未曾接触 , 但是现在却终于相遇相识了 , 而人生也有了自己的况味 , 再读这样的文章 , 便是千般滋味在心头了 。
求@!!!百家讲坛有一个女老师讲的好像诗词解读找不到!!!